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

ID:39420337

大小:2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_第1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_第2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_第3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_第4页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2011年7月第7卷第5期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如火炬,一下子就被点燃了.1.2生存性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学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导人,这样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在《最后一课》教学结尾时,笔者对同学们说道:”有人认为小弗郎士的可贵是:在命运大转折的时刻,终于明白了学习是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武器.而有人却认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等到做了亡国奴这一天才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啊?”学生听了都深有感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引导,同学们对“爱国”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1.3以语言创设情境: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

2、听者的脑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这种将抽象化为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学生听起来必定是兴致盎然,趣味浓郁,犹如欣赏一幅画,观赏一幕剧.鲁迅的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清香的豆麦,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群聪明,热情,友好,无私的农村少年,一起偷豆,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的理解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显得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对此就不那么感

3、兴趣.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笔者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说自己的童年趣事引入课题,并通过视频向学生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逸闻趣事.这样大家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急于与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社戏,豆麦和水草带来的乐趣.1.4创设情境深化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表演是高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现代教育教学论坛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学生的表演,因为学生的表演有其独特的教学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

4、艺术家.”实际上,儿童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动”与”乐”中把握课文的内涵和韵味,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神态及内心世界.在教《变色龙》一课时,笔者运用了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把课文中的精彩情节让学生再现出来,让其在愉悦的氛围里深刻体会课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的表现方法.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善学.2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2)

5、创设的情境要有真实性,让学生融人情境中,(3)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并具有时代性)}(4)情境应具有挑战性,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5)创设的情境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6)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了解学生的特点,拓宽知识面,时时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国内外的有关大事,多留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并做好记录,积累素材.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能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有活力.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

6、欲,有助于落实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粗糙为精细,促进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共鸣,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发艺术朱礼庆(云南省普洱市思茅三中665000)【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时,学习起来更为有效.教师要充分发掘新教材中的一切可利用因素,巧妙地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

7、的兴趣呢?【关键词】课堂教学:r兴趣;激发InlanguageclassroominstructionstudyinterestandstimulationartZhuLiqing[Abstract]’l,heinterestisbestteacher,whenthestudenttostudiesthefeaturefun,studiesismoreeffective.Thcteachermustexcavateinthenewteachingmaterialtobepossiblefullytousethefactor,establishes

8、thesituationingeniously,throughmanykindsofwaysandmeansthatinspirest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