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面试问题精汇

教育局面试问题精汇

ID:39430804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3

教育局面试问题精汇_第1页
教育局面试问题精汇_第2页
教育局面试问题精汇_第3页
教育局面试问题精汇_第4页
教育局面试问题精汇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局面试问题精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答和论述题1.现代师生关系特征是什么?(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尊师爱生。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尊重关爱。(2)民主平等。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相互之间存在依赖关系。(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超越教师。2.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是什么?(1)清晰的教育理念。(2)精深的专业知识。(3)熟练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3.教师应具备教育能力?(以范跑跑为例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基本职业素养有哪些?)(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科学教育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和自我控能和反思能力。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进行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意识。(2)培养创造性人格。想象力、创造力等优秀品质是个性的表现。为此,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3)培养创造性思维。A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B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C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性能力。D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5.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3、1)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2)合理的业务知识素质。(3)良好的心理素质。(4)健康的身体素质及文明的仪表举止。班级管理:1.方向性2.科学方法性3.前瞻预防性6.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级管理)(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7.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8.新课程要树立怎样的教师

4、观和学生观?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观(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9.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应该有哪些转变?(1)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2)从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超越(3)从传统的教书匠向教育工作者过渡(4)关注自我发展,实现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10.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5、4)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分层化(5)评价方式多样化(6)评价主体多元化(7)关注评价过程11.现代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5)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1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注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13.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

6、哪些方面?(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14.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内容是什么?特点:(1)整体性(2)实践性、开放性(3)生成性(4)自主性内容:(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15.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教学目的的明确(2)内容准确(3)结构合理(4)方法适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16.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学,了解学生,

7、设计教法。(2)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17.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或者教学的一般过程)(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18.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迁移?①指导学生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②鼓励学生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③培养学生创造与应用相似的学习情境。④督促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19.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