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课件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课件

ID:39433233

大小:645.6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7-03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课件_第1页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课件_第2页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课件_第3页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课件_第4页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移动的遗传因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和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主要内容:转座子概念及结构特征(掌握)转座子机制(了解)质粒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质粒的用途(熟悉)遗传重组的生物学效应(了解)第一节转座子一.转位因子转位因子(transposableelement)即可移动的基因成分(可移动基因,mobilegene),是指能够在一个DNA分子内部或两上DNA分子之间移动的DNA片段。在细菌中指在质粒和染色体之间或在质粒和质粒之间移动的DNA片段(文献上有时形象地称其为是跳跃基因,jumpinggene)。转位也是DNA重组的一种形式。跳跃基因最早由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olds

2、pringHarborLaboratory)的女科学家B.MClintock于上个世纪40年代晚期在玉米中首次发现的。60年代,为J.A.Shapirc研究大肠杆菌高效突变实验证实。1983年荣获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一)转位因子的种类及特征细菌的转位因子包插入序列,转座子及可转座的噬菌体。1.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TSTranspcsasegeneTSIRIRTStargetsite靶位点Transposasegene转位酶基因IRinvertedrepeated反向(倒转重复顺序)IS的形体图插入序列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

3、它们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的正常组成部分,一个细菌细胞常带有少于10个IS序列。IS序列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单元,带有介导自身移动的蛋白。(1)IS是一类较小的转位因子,长度约700-2000bp,按发现顺序IS1、IS2…命名,只携带转移的必需基因,不含有其它偏码蛋白质结构基因,本身没有表型效应。(2)IS两侧为反向(倒转)重复顺序(16-41bp),中间为转位酶基因,在插入新的位点侧有3~116p顺向重复顺序(directwrepeatedsequencedk),DR是靶位点序列复制的产物。(3)IS到处活动,可以插入到E.coli染色体的各个位置上

4、,也可以插入到质粒和某些噬菌体基因组上,甚至同一基因不同位点上。这种插入作用可以双向进行,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反向插入IS这种移动方式称为转位作用(transposition)。(4)在一个世代的107细菌中有1次插入。*TR(反向倒转重复序列):GGAAGGT、、、ACCTTCCTTCCA、、、TGGAAGG*DR(正同向重复序列):TACGTTACGT2.转座子(transposon,Tn)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1)Tn是一类较大的可移动成分,除mobilegene外,尚含有其它基因,如抗药基因等。Tn是在研究抗药

5、基因中发现的,由此知道抗药基因可在质粒之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或质粒与可转座的噬菌体之间来回移动,Tn的转位原理和Is基本相同,转位频率为10-3~10-6/拷贝。(2)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Tn可以分为2个亚类:①是一类带有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宿主基因)的转座子,两侧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IS序列,表明IS序列插入到某个功能基因两端时就可能产生复合式转座子。一旦形成复合转座子,IS序列就不能再单独移动,因为它们的功能被修饰了。IS1StructuralgeneIS1②TnA:数个结构基因(mob、mdr等)十IR组成。TnA家族:没有IS序列,体积庞大(50

6、00bp以上)这类转座子带有3个基因,中间结构基因编码bata-内酰胺酶,两侧是38bp的倒置重复序列。StructuralgeneIRIR3.可转座的噬菌体(transposablephage)(1)包括Mu和D108两种噬菌体,是一类温和噬菌体*。(2)感染细菌后,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插入位点是随机的(而入phage插入位点是专一的),可以插到结构基因内部,引起突变,Mu即Mutator(突变子)因此得名。(3)插入部位的2侧有短的DR,插入时,一个拷贝留在原位,新合成的拷贝插入新的部位。(4)和IS,Tn相比,Mu末端不含IR,这是可转座成分的

7、一个例外。(二)转位作用的机理1.复制性转位机理共联体生成和解离,靶序列的切割与复制。2.非复制型转位作用转位将供体DNA转座因子两侧各切断一条单链并与靶序列的两个游离末端连接,随后并没有复制过程,而是由转座酶将供体DNA转座因子的另一端也切断,因此在供体DNA留下一个致死性缺口。转座子的两条游离单链在靶位点退火接合,DNA聚合酶项平缺口。(三)转位的遗传效应1.基因重排可能产生1个新的蛋白分子等,基因重排是进化的动力。2.基因突变插入到基因内部,可引起插入失活。3.插入位点引入新的基因如引进抗药基因。4、转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第二节质粒一、染色体外的遗传

8、物质———质粒(一)概念1.质粒(plasmid)是独立于许多细菌及某些真核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