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物理层设备

几种物理层设备

ID:3947213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4

几种物理层设备_第1页
几种物理层设备_第2页
几种物理层设备_第3页
资源描述:

《几种物理层设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猫、协转、光纤收发器、光端机等接入设备如何区别光端机:下行业务为2M(E1),可分PDH,SDH光端机,相对来说时钟恢复和复用比较复杂,需要很多交叉,复用,时钟提取定时等多种芯片一起应用.光猫:属于接口转换器类型,下行可接2M(E1),以太网,V.35业务,就用个转换器芯片就能完成光纤收发器:这个下行业务只有以太网.光猫是一种类似于基带MODEM(数字调制解调器)的设备,和基带MODEM不同的是接入的是光纤专线,是光信号。用光电信号的转换和接口协议的转换后接入路由器,他属于是广域网接入的一种,也就是常常说

2、到的光纤接入,只要存在光纤的地方都需要光猫对光信号进行转换。光电收发器是用局域网中光电信号的转换,而仅仅是信号转换,没有接口协议的转换。一般用在园区网内较长距离,不适于布双绞线的环境。协转:就是将多个E1(一种中继线路的数据传输标准,通常速率为2.048Mbps,此标准为中国和欧洲采用)信号变成光信号并传输的设备(它的作用主要就是实现电-光和光-电转换)。光端机根据传输E1口数量的多少,价格也不同。一般最小的光端机可以传输4个E1,目前最大的光端机可以传输4032个E1。光纤收发器:一般应用在以太网电缆无法

3、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属于以太网技术)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按速率来分,光纤收发器可以分为单10M、100M的光纤收发器、10/100M自适应的光纤收发器和1000M光纤收发器。10M和100M的收发器工作在物理层,在这一层工作的收发器产品是按位来转发数据。该转发方式具有转发速度快、通透率高、时延低等方面的优势,在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较好,适合应用于速率固定的链路上。   而10/100M光纤收发器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4、在这一层光纤收发器使用存储转发的机制,对接收到的每一个数据包都要读取它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数据,在完成CRC循环冗余校验以后才将该数据包转发出去。一来可以防止一些错误的帧在网络中传播,占用宝贵的网络资源,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防止由于网络拥塞造成的数据包丢失。   按结构来分,可以分为桌面式光纤收发器和机架式光纤收发器。桌面式光纤收发器适合于单个用户使用,如满足楼道中单台交换机的上联。机架式光纤收发器适用于多用户的汇聚。   按光纤来分,可以分为多模光纤收发器和单模光纤收发器。由于使用的光纤不同,收发

5、器所能传输的距离也不一样,多模收发器一般的传输距离在2公里到5公里之间,而单模收发器覆盖的范围可以从20公里至120公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传输距离的不同,光纤收发器本身的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使用波长也会不一样。5公里光纤收发器的发射功率一般在-20~-14db之间,接收灵敏度为-30db,使用1310nm的波长;而120公里光纤收发器的发射功率多在-5~0dB之间,接收灵敏度为-38dB,使用1550nm的波长。   按光纤数量来分,可以分为单纤光纤收发器和双纤光纤收发器。单纤是在一根光纤上实现数据的接收和

6、发送,这类产品采用了波分复用的技术,使用的波长多为1310nm和1550nm。由于使用了波分复用,单纤收发器产品普遍存在信号衰耗大的特点。目前市面上的光纤收发器多为双纤产品,此类产品较为成熟和稳定。   同样我们也举一个光纤收发器的例子:NETCORE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4240NF系列光纤收发器(见图4) 。。。问题2:我经常看到有些网吧写着百兆光纤接入,千兆接入,怎么回事?谁给解释一下?   这些光纤接入实际上只是到网络运营商放置在网吧所在地附近的它自己的交换机这段的百兆光纤接入,千兆接入。(网吧若这样宣

7、传有欺诈网友之嫌)实际上还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是从这台交换机到营运商电信机房这段是属于城域网的范围,可能是1M,2M,最多10M接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