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供水开题报告

恒压供水开题报告

ID:39496293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4

恒压供水开题报告_第1页
恒压供水开题报告_第2页
恒压供水开题报告_第3页
恒压供水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恒压供水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目的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供水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用户的用水量是不断变化的,导致供水不足或供水过剩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用水和供水之间的不平衡集中反映在供水压力上,即用水多而供水少,则压力低;用水少而供水多,则压力大。保持供水压力的恒定,可使供水和用水之间保持平衡,即用水多时供水也多,用水少时供水也少,从而提高了供水的质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不断地应用,使给供水设计得到了发展的机遇,

2、当前住宅建筑的小区规划趋向于更具人性化的多层次住宅组合,不再仅仅追求立面和平面的美观和合理,而是追求空间上布局的流畅和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力求土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于是选择一种符合各方面规范、卫生安全而又经济合理的供水方式,对我们给供水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变频恒压供水是在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外的恒压供水系统变频器成熟可靠,恒压控制技术先进。国外变频供水系统在设计时主要采用一台变频器只带一台水泵机组的方式。这种方式运行安全可靠,变压方式更灵活。此方式的缺点必是

3、电机数量和变频器的数量一样多,投资成本高。目前国内有不少公司在从事进行变频恒压供水的研制推广,国产变频器主要采用进口元件组装或直接进口国外变频器,结合PLC或PID调节器实现恒压供水,在小容量、控制要求低的变频供水领域,国产变频器发展较快,并以其成本低廉的优势占领了相当部分小容量变频恒压供水市场。但在大功率大容量变频器上,国产变频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技术以其节能、安全、供水高品质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恒压供水调速系统可依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保持水恒定以满足用水要求,是当今

4、先进、合理的节能型供水系统,在短短几年内,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早期的单泵调速恒压系统逐渐被多泵系统所代替,投资更为节省,运行效率更高,成为主导产品。自从通用变频器问世以来,变频调速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设备以其节能、安全、高品质的供水质量等优点,使我国供水调速系统实现水泵电机无级调速,依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在用水量变化时保持水压恒定以满足用水要求,是当今最先进、最合理的节能型供水系统。恒压供水系统对于某些工业或特殊用户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某些生产

5、过程中,若自来水供水因故压力不足或短时断水,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严重时使产品报废和设备损坏。又如发生火灾时,若供水压力不足或者无水供应,不能迅速灭火,可能引起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把先进的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到供水领域,成为对供水企业新的要求。在大力提倡节约能源的今天,研究高性能、经济型的恒压供水监控系统。所以,对于某些用水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耗、信息共享,采用恒压供水系统,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2.基本内容和解决方案2.1基本内容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恒压供水系统的PLC控制设计,主要体现它在

6、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此主要展开它的讨论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系统原理及工艺,提出了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思路(2)确定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方案(3)选择系统所需的硬件进行研究设计,并对PLC进行概述(4)对系统的主要程序进行设计,讨论PLC的程序设计方法及程序执行特点2.2解决方案通过对恒压供水系统的研究主要解决系统的原理,系统程序的设计和它在系统中的运用。通过收集资料,询问老师主要解决以上方面的问题。目前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是一项业已广泛应用的节能技术。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变频器的性能有了极大提高

7、,它可以实现控制设备软启软停,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还可以大幅减少电耗,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长期以来区域的供水系统都是由市政管网经过二次加压和水塔或天面水池来满足用户对供水压力的要求。在小区供水系统中加压泵通常是用最不利用水点的水压要求来确定相应的扬程设计,然后泵组根据流量变化情况来选配,并确定水泵的运行方式。由于小区用水有着季节和时段的明显变化,日常供水运行控制就常采用水泵的运行方式调整加上出口阀的打开程度调节供水的水量水压,大量能量因消耗在出口阀而浪费,而且存在着水池“二次污染”的问题。变频调速

8、技术在给水泵站上应用,成功地解决了能耗和污染的两大难题。3.进度安排第1—2周:查阅文献资料,翻译外文文献;第3—4周: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第5—6周:设计结构原理及安全性分析;第7—8周:设计系统构成方案和控制方案;第9—10周:硬件设计(元器件选择);第11—12周:完成PID参数预置;第13—14周:软件设计(编程方法介绍、梯形图编写);第15—16周:检查设计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