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转印技术(IMD)

模内转印技术(IMD)

ID:39501753

大小:1.40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4

模内转印技术(IMD)_第1页
模内转印技术(IMD)_第2页
模内转印技术(IMD)_第3页
模内转印技术(IMD)_第4页
模内转印技术(IMD)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内转印技术(IM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模内转印技术(IMD)整理所得:IMD(In-Mould-Decoration)它是指是把一个丝印有图案的FILM放到塑胶模具里进行注塑。此FLIM大致可分为三层,基材(一般为PET)INK(油墨)耐磨材料(多为一种特殊的胶)当注塑完成后,film和塑胶融为一体,耐磨材料在最外面,在手机显示屏多采用这种工艺,塑胶材料多为PC,PMMA,PBT等,它主要有耐磨和耐刮伤的作用。还有一种叫IML(IN-MOUld-Lable)技术,和IMD大致相同,只是注塑后flim就像冲压的料带一样拉出,只是将印刷图案转印到塑胶件上,又称模内转印。IMD有两大类

2、,一类在注塑模腔里预置的是PC的,单片的。另一类是PET的,链状的(很像电影胶片或印好没裁的方便面口袋)。前者成品就MERGE了PC片,后者只把PET链上的油墨带走,但PET材料(链子,又称FOIL)不被MERGE进零件。前者因PC厚,只可用丝网印,所以效果较粗糙,如MOTOROLA的V66的前盾牌形状已经算是很精致了,后者因PET薄,可用胶版印,很细腻,尤其电镀和透明,金属及表面细腻纹理都很好,如MOTOROLA的V60的前电镀和黑色肌理效果。其IMD其实是INMOLDINGDECORATION的简称。松下方煲上的控制面板就是典型的IMD,

3、是把一个丝印好的PET薄膜放到注塑模具里进行注塑。材料一般是PC、透明ABS、PMMA。注塑后薄膜和塑料结合为一体。一般来讲用IMD有两个背景原因,1,有些效果用注塑是在难以模拟,比如胡桃木的汽车仪表板。2,在小片零件上集成几种效果很难,比如MOTOV60的前三角片,集中了电镀,透明,丝网印,但本身又要求精致,试想用真实电镀,透明片分别注塑再拼接基本很困难。还有一种方法实现就是在模具阶段做零件表面皮纹(TEXTURE)时件外表面光滑,内表面用粗糙纹路,但对模具有要求,因为粗纹理拔模角大。相關概念説明1、IMDIMD的英文全稱是:In-Moul

4、d-Decoration。示意圖如圖1,油墨先附著在Inlay上,通過注射塑膠料夾在Inlay與注射料之間,由於外面有Inlay(一般是PCfilm,厚度0.125~0.75mm)作保護層,有良好的耐磨性。MotorolaV66即採用該技術。圖1IMD示意圖2、INMOULDINKTRANSFERINMOULDINKTRANSFER又稱爲模內轉印。示意圖如圖2,其中Foil的結構如圖3,相對於IMD而言,這種方法由於油墨外的保護層相當之薄,視覺效果較好。MotorolaV60即採用該技術射出成型制程參數設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