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形轴承箱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

角形轴承箱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

ID:39530035

大小:291.5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05

角形轴承箱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_第1页
角形轴承箱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_第2页
角形轴承箱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_第3页
角形轴承箱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_第4页
角形轴承箱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角形轴承箱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角形轴承箱零件机加工工艺及车床夹具设计设计者班级指导教师机电建工学院机械系201年月日15目录一、前言2二、设计任务分析3(一) 零件的作用3(二)零件工艺分析3(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4(四)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6(五)各工序的基本工时8三、机床夹具设计9(一)定位方案分析9(三)夹紧方案分析11(四)夹具操作的简要说明12(五)夹具总图上尺寸、公差配合、技术条件标注12(六)设计总结评价13四、后记14五、主要参考资料1515一、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

2、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的一门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几年的学习中占重要地位。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通过设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二、设计任务分析(一) 零件的作用角形轴承箱是用夹固定在轴承的箱体,通过固定轴承来实现轴承的正常运转槽50h11与端面100h11为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精度及表面粗

3、糙度。140h11为内圆较高的定位基准Φ180H7孔为轴承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精度。(二)零件工艺分析 15该零件是箱体类零件,形状不规则,加工面大,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精度要求均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T1、T2两表面对Φ180H7孔轴线垂直度摆差不大于0.1mm及圆度,主要保证轴承能正确的安装在该箱体上,角形轴承箱利用自行的50h11的凹槽进行定位,因此要T3、T4的精度及槽的定位精度为0.4mm。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气孔等铸造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刚度,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致于发生

4、意外事故。设计夹具时要注意该事项。 (3)由Φ180h7的孔是一比较重要的孔,也是以后机床加工工序的主要定位基准,因此孔的工序是比较重要的,要在夹具设计中考虑,保证达到该孔的精度、粗糙度、与端面的垂直度的要求,主要是确定装夹基准和夹紧块位置。机械加工工艺方案选择方案一:轴承箱孔用镗工艺,轴承箱两端面及两支脚的槽均采用铣工艺,剩余的采用钻工艺。这样的好处在于其加工过程中的夹具设计较为简单,夹具成本较低。方案二:轴承箱孔和轴承箱两端面均在车床上进行(其夹具均采用一个),两支脚的槽均采用铣工艺,剩余的采用钻工艺。这种加工方案能保证

5、零件图中两端面的垂直度,但夹具设计较为复杂。经过小组讨论,为保证零件的各个尺寸要求采用方案二。(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1、选择毛坯 该零件材料为HT150,考虑到轴承的正反转和主要受径向力等情况,以及参照零件图上所给的该零件不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要求,对于不进行机械加工的表面的粗糙度通过铸造质量保证,属批量生产,且该零件的外形尺寸不复杂,又是薄壁零件,故采用金属型铸造。 2、确定毛坯尺寸   15由参考文献[1]表2.2-3可知,该种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0级,加工余量等级由表2.24。故取CT

6、为10级,MA为E级。参阅文献资料可知,可用查表得方法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总余量,但由于查表确定的总余量值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除非有另有规定,一般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适用于整个毛坯铸件,即对所有需要机械加工的表面只规定一个值,且该值应根据最终机械加工后成品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在相应的尺寸范围内选取。故取所有两基准面面额单边余量为5mm;L形平台单边余量2.5mm;两端面双边余量2mm,内孔双边余量3.5mm。其毛坯图外型尺寸的公差要求及公差值详见毛坯图。项目/mm机械加工余量/mm尺寸公差/mm毛坯铸件尺寸/mm宽3603.5±

7、2.2363.5宽3503.5±2.2353.5支脚外侧面到中心距1483.5±1.8151.5支脚外侧面到中心距1483.5±1.8151.5支脚宽583.5(双边)±1.465凸台距支脚底面753.5(单边)±1.671.5孔Φ1803.5(双边)±2.0Φ173厚1003.5(双边)±1.81073.设计毛坯图    根据上面毛坯尺寸的确定,将零件图转变为毛坯图。详见毛坯零件图。15(2)基准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粗基准选择:选择重要

8、孔Φ180的毛坯孔作为粗基准加工轴承座右端面,选择轴承座右端面、两支脚外侧面作为粗基准加工重要孔Φ180,便于后续加工。精基准选择:基准重合原则(上支脚上端面与下支脚右端面)、基准统一原则(很多尺寸以重要孔Φ180作为基准)。(四)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方案的分析由上述的零件分析和查阅相关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