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ID:39530458

大小:18.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5

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_第1页
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_第2页
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装订线年级、专业、班级:16物理本科班姓名:陈松林学号:16400101014作业题目: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面作答时,请留出装订线位置)从生命的起源来讲,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人类从莫大的自然界脱颖而出,但无论如何进化,人类属于自然。人类与自然之必然关系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的活动从原始社会时期或者更早便与自然界挂钩,采摘野果,狩猎,然后发现火并使用火烹饪食物、取暖。在奴隶社会人类学会制作使用一些简单工具,取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即使建立城邦,或者剥削制度,人类的种种活动都离不开自然,封建社会人类对于自然的

2、索取更为广泛,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还有装饰品,武器,或者更为高级的文化、建筑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约就是这个道理。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更为紧密了,伴着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进程,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种金属矿石,稀土资源为人类所利用。架桥修路,修缮房屋,做电子产品,探索太空,太多太多都与自然密切相关。今天的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只增不减,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自然不会减少。众所周知,资源是有限的,总有枯竭的一天,此外开采自然资源也会对自然界造成一定危害。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享有盛誉

3、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北方的污染尤为严重。暑假我兴致勃勃的去秦皇岛看长城,火车一进入河北地界,漫天的烟尘映入我的眼帘,太阳仿若蒙了一层纱,我看不清他的脸庞。我在一个小镇上安顿下来,那是我曾经生活了多年的地方,然而,再见时,它也没了往日风采。虽然这些年,大家都在努力治理环境,但作为一个集钢铁,石油,燃气的生产基地,这点治理算不得什么,脏水河加了护栏,远远望去是一条白色的长龙,走进了,便是河水发出的刺鼻的臭气。我本以为秦皇岛作为国家的重点的旅游城市,不会像那偏僻的小镇一样。的确,秦皇岛的环境要好的多,地面一尘不染,而天空呢,仍然布满烟尘,山海

4、关也被笼在这云雾里了。海面能见度不足两百米,大海那宽阔的胸襟也容不下这小小的雾霾。记忆中的北国,夏日炎炎,不似这闷热的天气。而冬日,真的就是毛泽东诗中提到的那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日光回来,即使再冷的天气也是暖融融的,不似这般的压抑。我在河北呆了一月左右,却未见过星月。污染的严重性不必强调也能知晓。再来说说南方吧,当然主要讲讲我们的西南地区。重庆是我的家乡,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发展也十分迅速,但这却不是我理想的生活地方,重庆虽没有北方那样密集的工厂,但是污染依然不减。重庆主城区尤其是渝北区污染最为严重,我记得第一次去菜园坝时,我恶心的吐了,生活垃圾除的较为干净,但空气质量却使我不

5、能呼吸,此外还有噪音污染,夜晚躺在被窝里时,听着窗外一辆辆汽车经过,久久不能入眠。云南是个好地方,玉溪、石林、西双版纳,美景无处不在。污染依然不能忽视,垃圾处理中心整日冒着青烟,路旁行道树树叶布满尘埃。这样的环境怎么能生活的愉快呢?再拿我们的遵义来说说吧,从火车站到学校的这一段路不算长,单经历的也绝不会少,每天都有清洁工一遍遍清扫,却还是尘埃遍布。人类对自然索取与破坏真的太多太多,除了污染还有对动物的迫害,候鸟迁徙,我们在它的身后补上一枪。动物的生存空间被我们压缩压缩再压缩,以至于白鳍豚离我们远去,扬子鳄濒临灭绝,几百余年的红豆杉倒下了她沉重的身躯。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会是一种与自

6、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呢?此外,中国有很多山水秀丽的地方都被开发出来作为旅游景点供游客观赏,当自然环境粘上现代化的气息也变得不再自然了。就拿云阳的龙缸来说,作为世界第三大天坑,每年的有数万游客慕名而来,云端廊桥、牵手栈道、映月洞等等独具特色,但游客们带来的垃圾也不少,当我走在石板砌成小路上,拥挤的人群让我难以呼吸,悬崖峭壁下的垃圾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挂着缆绳去拾,喀斯特地貌固然让人留恋忘返,而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游客们在此留下的种种痕迹。纵然祖国万水千山,只怕也禁不起这般折腾吧。人类离不开自然,日前观赏了一部电影《机器人总动员》,讲述的是几百年后地球上污染严重,遍布垃圾,以至于人们不得不离开

7、地球去太空生活,但我们真能离开地球母亲吗?地球母亲给予我们生命,供给我们资源,让我们生活,离开她,大约生命也将终结了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每种生物都是地球母亲的孩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我们的家人和谐相处。诚然国家要发展,就需要资源支撑,石油、钢铁必不可少。开发旅游景点创造价值也是发展需要。但胡总书记说的好,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也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然,子孙后代恐怕只有在课本上认识我们今天的世界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