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文

小学生必背古文

ID:39543072

大小:58.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5

小学生必背古文_第1页
小学生必背古文_第2页
小学生必背古文_第3页
小学生必背古文_第4页
小学生必背古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必背古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

2、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

3、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原文: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ɡ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fú)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做事错乱,用这些来使他

5、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12关雎《诗经·周南》原文: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参(cēn)差(cī)荇(xìnɡ)菜,左右流之。

6、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译文: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

7、来她笑颜。赏析:近现代研究者多认为,《关雎》是一首婚歌,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如后世催妆坐筵等词”(评《桃夭》)。《诗大序》言此诗:“发乎情,止乎礼义。”故笔者以为,《关雎》是一强调社会理性的情诗,理想的爱情审美关系在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诗情中和,一如孔子所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2《关雎》是周朝的民歌。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时期,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早期的儒家学说不是泯灭人的自然性的。反映在爱情审美价值观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和”

8、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定了人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的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唯其如此,《关雎》才得以列诗三百之冠,并倍受后人推崇。另外,民间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为这种爱情审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生长土壤和温度。蒹葭《诗经·国风·秦风》原文:  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