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投放小班区域材料

如何有效地投放小班区域材料

ID:39543363

大小:29.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5

如何有效地投放小班区域材料_第1页
如何有效地投放小班区域材料_第2页
如何有效地投放小班区域材料_第3页
如何有效地投放小班区域材料_第4页
如何有效地投放小班区域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地投放小班区域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论文编号:(由教研室统一按市、县编码编号)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教育学会2016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征集评选登记表(征文封面)学科类别(不要以编号代替):学前教育论文题目小班益智区材料的投放与介入作者姓名张雪学校名称六枝特区实验幼儿园课题组成员姓名学校地址六盘水市(州、地)六枝县(区、市、特区)乡(镇)联系电话固定电话:0858——5322195移动电话:13985931961论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新材料投放进区后,孩子们还是比较好奇的,我还暗自欢喜,这也不难嘛,还要做研究,还不是老师提供什么,孩子就玩什么?但我发现孩子

2、们并不喜欢选择益智区,这让我陷入了困惑。个人诚信承诺(在括号内打“√”):1.所写论文为本人原创,并非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抄袭他人(√)2.所写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说明:一、学科类别:1.中学语文2.中学数学3.中学英语4.中学物理5.中学化学6.中学生物7.中学政治8.中学历史9.中学地理10.小学语文11.小学数学12.小学思品13.小学英语14.小学科学15.中小学音乐1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17.中小学美术18.中小学信息技术19.通用技术20.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21.学前教育22.特殊教育23.职业教育24.综合(凡不是纯学科性的论文

3、都归在这一类,如: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25.心理健康教育。二、论文题目不要太长。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直接点明是什么课的设计或案例,如:《祝福》教学设计、《分数的除法》教学案例(不要把某某版第某册第某课作为题目的组成部分)。小班益智区材料的投放与介入【内容摘要】:新材料投放进区后,孩子们还是比较好奇的,我还暗自欢喜,这也不难嘛,还要做研究,还不是老师提供什么,孩子就玩什么?但我发现孩子们并不喜欢选择益智区,这让我陷入了困惑。【关键词】:区域幼儿材料投放2016年我园接受了省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并且顺利通过了申示工作。申示中,既有

4、苦,又有乐,苦:每天加班到深夜,没有白天、黑天,也没有周末;乐:在专业与能力上得到了提升--以区域材料的投放为例:小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少、动手能力较弱,而且他们的集中注意时间较短,怎样才能调动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与材料有效的互动起来呢?首先,我先仔细的阅读了《3-6岁儿童发展指南》--小班幼儿发展目标,再结合网上购买一些关于区域材料投放的书籍,我对益智区材料的投放基本上有了思路。我带领配班老师趁孩子午睡的时候,开始动起手来,看着我们的“点数对应”“找图形”等材料逐一制作好了,心里更是期待孩子们的反应。新材料投放进区后,孩子们还是比较好奇的,我还暗自欢喜,

5、这也不难嘛,还要做研究,还不是老师提供什么,孩子就玩什么?但我发现孩子们每天选择的就是那么几种材料,其他的材料就那么“闲着”,这让我陷入了困惑。书上明明写着按照小班的年龄特点,设计的材料,我是完全按照书上准备的,为什么孩子会不喜欢呢?我仔细观察寻找原因,我发现益智区材料的投放确实存在很多问题:(1)操作性不强(2)材料单一,缺乏层次性(3)高结构材料过多(4)趣味性不强;再加上材料基本上都是书上或网上借鉴的,没有结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所以导致幼儿不喜欢。找出了问题的所在后,我大幅度调整区域的材料,原来的“点数对应”“找图形”等单一的操作材料,在原有的

6、基础上增添的故事、背景,如:点数对应,原来是枯燥的小汽车上面只有数字和点,进行对应即可。现在,我将明确任务“停车场”,根据停车位上的数字进行对应停车,幼儿操作中既学习了点与数的对应,也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最重要的是孩子愿意参与活动,主动探索获得新知识,开发幼儿智力,引导幼儿创造多种玩法。可见,对幼儿而言是自由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求和教育的契机,幼儿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幼儿就是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从而获得发展,因此,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

7、作,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有很大的影响。经历了这件事情后,提醒了我:幼儿教师不能“懒”,仅仅从网上、书上“复制”来的,基本上不会受孩子的喜欢。我们要切切实实的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能力,准备多层次的丰富区域材料,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要因为他们年龄小而为他们“做主”,也不要找理由的说他们没有建议。只有你真正的做了,你才会发现,孩子的“能力”,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教师只能当组织者、引导者、观察者,切记不要把自己当“主角”。在数学方面得到发展的同时,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小班的孩子能不能接触科学方面的探索

8、(操作性强)?我想,很多老师会回答我说:3岁多的孩子连简单的数字都不认识,他们会做实验?做记录?因为我以前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