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集散控制系统 复习资料

DCS集散控制系统 复习资料

ID:39548228

大小:21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6

DCS集散控制系统 复习资料_第1页
DCS集散控制系统 复习资料_第2页
DCS集散控制系统 复习资料_第3页
DCS集散控制系统 复习资料_第4页
DCS集散控制系统 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DCS集散控制系统 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集散控制系统: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实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分散控制为主。2、4C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图形显示技术。3、集散控制系统第一阶段(1975年—1980年)代表产品主要有美国Honeywell公司的TDC2000特点:设计重点是过程控制单元,但人机界面功能相对较弱,只有CRT进行现场工况的监视,有一定的局限。各个厂家的产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并且当时没有局域网,因此价格昂贵。第二阶段(1980年—1985年)主要代表产品有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特点:引入了局域网LAN,逐步脱离

2、仪表控制系统的影响,而靠近计算机系统。加强了系统管理功能,随着CRT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图形界面逐步丰富。价格稍有下降,但仍没有统一标准。第三阶段(1985年—1990年)典型产品有Honeywell公司的TDCS3000特点:增加了生产管理层,形成了三层功能结构,普遍采用了某些标准。第四阶段(1990年以后)典型产品有Honeywell公司的TPS控制系统特点:数字化、信息化、集成化并加入了现场总线。4、DCS系统的基本组成操作站:是操作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显示、监视、操作控制和管理的主要设备。操作站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用以实现集中监视、操作和信息管理等功能

3、。工程师站:工程师能够借助于组态软件对系统进行离线组态,并在DCS在线运行时,可以实时地监视通信网络上各工作站的运行情况。监控计算机:监控计算机通过网络收集系统中各单元的数据信息,根据数学模型和优化控制指标进行后台计算、优化控制等,它还用于全系统信息的综合管理。现场控制站:现场控制站通过现场仪表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连接,采集过程控制变量,并进行换和运算等处理,产生控制信号以驱动现场的执行机构,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数据采集站:数据采集站通过现场仪表直接与生产过程相连接,对过程非控制变量进行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并对实时数据进一步加工。为操作站提供数据,实现对过程的监视和

4、信息存储;为控制回路的运算提供辅助数据和信息。通信系统:通信系统连接DCS的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监控计算机、现场控制站、数据采集等部分,传递各工作站之间的数据、指令及其他信息,使整个系统协调一致地工作从而实现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共享。5、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散性和集中性、自治性和协调性、灵活性和扩展性、先进性和继承性、可靠性和适应性、友好性和新颖性。分散性:DCS的硬件积木化和软件模块化集中性:DCS的通信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自治性:是指系统中的各台计算机均可独立地工作。协调性:是指系统中的各台计算机用通信网络互联在一起,相互传送信息,相互协调工作,以实现系统的总体

5、功能。灵活性和扩展性:DCS硬件采用积木式结构,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用户可根据工程对象要求,灵活方便地扩大或缩小系统的规模。先进性:DCS综合了“4C”技术。继承性:老DCS可以作为新DCS的一个子系统继续工作,新、老DCS之间还可互相传递信息。可靠性:所有硬件都采用双重化——冗余。采用程序分段与模块化设计、积木式结构。适应性:DCS采用高性能元件、先进工艺和抗干扰技术,可使DCS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友好型和新颖性:人机会话系统,CRT彩色高分辨率交互图形显示,复合窗口技术,画面丰富6、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实时数据采集:对测量变送装置输出的信号经A

6、/D转换后进行处理。(2)实时控制决策:对被控变量的测量值进行分析、运算和处理,并按预定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3)实时控制输出:实时地输出运算后的控制信号,经D/A转换后驱动执行机构,完成控制任务。7、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过程输入接口、过程输出接口、人机接口、存储器8、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承担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而不直接参与控制。数据采集系统对生产过程各种工艺变量进行巡回检测、处理、记录以及变量的超限报警。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用一台计算机完成对多个被控参数的数据采集,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进行实时决策,并通过过程输出通道发出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闭环

7、控制。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设定值随实时工艺数据不断优化分级控制系统:控制功能分散,集中管理。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1)全数字化(2)彻底分散化9、数字滤波中位值法滤波:能克服因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干扰。对温度、液位的变化、缓慢的被测参数有良好的滤波效果。缺点:但对流量、速度等快速变化的参数不宜采用。程序判断递推滤波:既能有效克服因偶然因素引起的脉冲干扰,又能对周期性干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消除由于脉冲干扰所引起的采样偏差值。缺点:浪费存储器RAM递推平均滤波:对周期性干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平滑度高,适用于高频振荡的系统。缺点:灵敏度低。加权递推平均滤波

8、:试用于较大纯滞后的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