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实训指导书

单片机应用实训指导书

ID:39554462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单片机应用实训指导书_第1页
单片机应用实训指导书_第2页
单片机应用实训指导书_第3页
单片机应用实训指导书_第4页
单片机应用实训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片机应用实训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片机应用实训一、目标:通过实验实训初步获得单片机应用的相关的软硬件知识和技能,补充和完善理论课上对单片机的了解和使用,为学生进行单片机应用开发打下基础。二、要求:已学习单片机原理理论课,有一定的单片机实验经验。三、内容:围绕下面三个题目,分别用汇编和C语言运行调试程序,并连接实验台硬件观察效果。实验一继电器控制实验实验二定时器实验实验三定时器输出PWM控制直流电机转速实验周一:整体介绍,实验一汇编语言调试与仿真周二:实验一硬件联调周三:用C语言做实验一周四:实验二周五:实验三四、实训设施:THGMZ-2型单片机开发综合实验台。五、使用及注意事项1.实验时,首先

2、插上单相电源插座,然后打开实验装置的电源总开关,做哪个模块的实验就打开相应的电源开关,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进行实验。2.实验连线时关闭电源开关,连好后再上电。3.定期的清洁实验面板和桌子。实验一继电器控制实验(1/2型)一、实验目的1.学习I/O端口的使用方法2.掌握继电器控制的基本方法3.了解用弱电控制强电的方法二、实验说明现代自动控制设备中,都存在一个电子电路的互相连接问题,一方面要使电子电路的控制信号能控制电气电路的执行元件(电动机,电磁铁,电灯等),另一方面又要为电子线路和电气电路提供良好的电气隔离,以保护电子电路和人身的安全,继电器便能完成这一任务。继

3、电器电路中一般都要在继电器的线圈两头加一个二极管以吸收继电器线圈断电时产生的反电势。本电路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时,继电器常开触点吸合,LED灯被点亮当控制端口为低电平时,继电器不工作。三、实验内容及步骤用P1.0作为控制输出口,接继电器电路,使继电器重复吸合与断开。本实验需要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F1区)、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I4区)和继电器模块(A5区)。1.使用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模块,用导线连接P1.0端口到继电器CONTROL,OPEN1/OPEN2接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的任意一个口,MID1/MID2接GND。2.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

4、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缺口朝上。3.打开Keil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添加“TH8_继电器控制.ASM”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译无误。4.全速运行程序,观察二极管亮灭情况和听继电器开合的声音,继电器重复延时吸合与延时断开。5.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把可执行文件用ISP烧录器烧录到89S52/89S51芯片中运行。(ISP烧录器的使用查看附录二)四、流程图及源程序1.流程图继电器吸合延时继电器断开开始延时2.实验参考程序(见光盘中的程序文件夹)五、思考题试用单片机的其他输入输出口控制继电器。六、电路

5、图实验二定时器实验(1/2型)一、实验目的1.学习89C51内部计数器的使用和编程方法2.进一步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方法二、实验说明关于内部计数器的编程主要是定时常数的设置和有关控制寄存器的设置。内部计数器在单片机中主要有定时器和计数器两个功能。本实验使用的是定时器,定时为一秒钟。CPU运用定时中断方式,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即发光管每隔一秒钟亮一次。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TMOD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

6、运行或停止等。内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时,是对机器周期计数。每个机器周期的长度是12个振荡器周期。因为实验系统的晶振是12MHZ,本程序工作于方式2,即8位自动重装方式定时器,定时器100uS中断一次,所以定时常数的设置可按以下方法计算:机器周期=12÷12MHz=1uS(256-定时常数)×1uS=100uS定时常数=156。然后对100uS中断次数计数10000次,就是1秒钟。在本实验的中断处理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本实验需要用到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模

7、块(F1区)和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模块(I4区)。1.使用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模块,用导线将P1.0接到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的任意一只发光二极管上。2.安装好仿真器,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头插到模块的单片机插座中,打开模块电源,插上仿真器电源插头(USB线)。3.打开Keil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添加“TH10_定时器.ASM”源程序,编译无误后。4.全速运行程序,发光二极管隔一秒点亮一次,点亮时间为一秒。5.也可以把源程序编译成可执行文件,把可执行文件用ISP烧录器烧录到89S52/89S51芯片中运行。(ISP

8、烧录器的使用查看附录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