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家庭的二胎账本 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

单独家庭的二胎账本 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

ID:39554537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6

单独家庭的二胎账本 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_第1页
单独家庭的二胎账本 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_第2页
单独家庭的二胎账本 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_第3页
单独家庭的二胎账本 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_第4页
单独家庭的二胎账本 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独家庭的二胎账本 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独家庭的二胎账本养不起累不起伤不起理财新闻中国青年报2013-11-2011月15日这一天,天气很寻常,陈香挤在北京下班晚高峰的地铁上。手机突然响起,那头是丈夫激动的声音:“老婆!我们能生两个娃啦!”这一天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就此启动。“生还是不生?”这个新诞生的问号,近日被抛进了上千万个中国家庭里。单独家庭的经济账:“城市里,养不起”陈香今年33岁,孩子已5岁。丈夫是独生子,而陈香不是,这个家庭正是政策的覆盖对象。比起丈夫对“单独二胎”政策的欢迎,她则不打算要二胎。虽然丈夫是某外企经理,两人月收入共两万

2、多元,但她依然直言:“因为养不起。”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在大城市,一个孩子的生育成本到底是多少?在宝宝还不到一岁时,陈香就算了一本经济账:“几个月的婴儿,每月基本花销起码在3000元以上。”“宝宝吃国产奶粉,每个月4罐大概要1500元。尿不湿需要500元。给宝宝吃的鱼肝油100元。换季的时候,衣服买的比较多,大概四五百元。另外还有一些清洁用品、器具的花销。”这样的成本账,不只存在于特大城市。陈香的弟弟住在昆明,孩子现在一岁,花销也不比北京低。“我们是从网上买的德国奶粉,130元/罐,每个月孩子要吃5罐,需要650元。尿不湿大概200元。小孩子长得比较快,每个月都得买三四件

3、新衣服,花费700多元。玩具平均每月花费500多元。如果孩子生病,去医院一趟下来就要700多元。如果女儿不吃奶,还得去做推拿,一次要150元,一周三四次。”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他询问周围的朋友、同事,得到的结论是,在昆明,月收入4000~1万元的家庭,养孩子的支出多在3000元这个额度上下。大城市的房价、物价压力,也拉低了人们的生育愿望。陈香的同事小王,女儿刚一岁,符合“单独”条件的他也不打算生二胎。“现在我们住的是一室一厅,等到孩子大了,肯定是不够住的。所以还要攒钱换大房子,没有能力再承担养育第二个孩子的费用了。”伴随着现代育儿观念的流行,早教机构日益火爆。市场吞噬的不仅是孩子的

4、童年,更有年轻父母“赶不上CPI,赶不上房价涨幅”的收入。为了增强体质,陈香的小外甥上了游泳班,“一个星期4次,一次60元”。现在,他们还报了“亲子班”,一年48个课时,共交1.1万元。这样算下来,孩子一年的花费就要5万到6万元。“因为报了亲子班,这样的年花费在昆明算比较高的,所以每个月,父母还会给我们家补贴4000元左右。”陈香的弟弟说。当孩子上学后,花销就会减少了吗?现在,陈香的孩子在某公立幼儿园上中班,每月学杂费1500元。“这样的花费在北京算很便宜的了,但是上幼儿园我们还交了3万元赞助费。所以大概三年的学费是6万多元。”她还给孩子报了英语班,18次课,3500元左右。“这只是

5、第一期,一年念下来得1万多元,但其他家长都报了,我以后也准备一直报下去。”此外,城市孩子的玩具、衣服,一年各得花“小一万元”。“比如这次双十一,我就给他买了点乐高玩具,两个700多元。现在天冷了,一件小孩羽绒服也一千多元。”每年孩子生病的费用,估计在3000元到4000元。这样算下来,在北京养一个5岁的小孩,一年需要8万元左右。“这样的费用在北京并不算高,只是中等水平。”陈香说。单独家庭的精力账:“两个娃,累不起”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披露,“单独二胎”政策对城市育龄人群的影响相对更大,因为独生子女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独生子女的比例并不高。但在“单独二胎”政策的前

6、期调研中,城市家庭生二胎的意愿却相对较低,约占60%。这一比例在农村则高达80%以上。除了考虑高龄产妇的因素,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许多30来岁的夫妻考虑的不仅是经济成本,而是“精力、体力上吃不消”两个孩子。陈香的周末,也完全是在“司机、陪读”的角色中度过的。周六上午,她靠在芭蕾舞班的镜子边,看着女儿穿着粉红舞衣,和小朋友一起默默听老师的口令抬腿、转圈。下午,她陪着孩子赶赴幼儿英语课堂,窗边挤满了抱着孩子外套的妈妈们。周日上午,她守在绘画班的窗外,偶尔她还客串一把孩子们的模特。下午,她又得“提溜”着犯困的女儿,去参加她最怕的数学辅导班。从南到北,众多城市家庭,共享着这样的亲子画面。而陈

7、香并非报班最多的家长,她的目的也不是压榨孩子。“主要是为了丰富她的生活,芭蕾是因为孩子自己喜欢才学的,其他的课程已经尽量少报了。学数学是希望让她开拓视野,让她知道摆小棍、算时间,并不指望她参加竞赛。”“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肯定要给他最好的”,成为诸多“独一代”家长对自己的要求。陈香的大学同学李牧在苏州工作,现在女儿主要由婆婆负责“带”。他们家不想要二胎的理由是:“一个孩子就非常累了,老人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再添一个孩子,精力真是耗不起,又没有其他老人能来带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