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

ID:39555203

大小:228.24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06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_第1页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_第2页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_第3页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_第4页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第一部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简史一、我国古代地基基础应用简况我国古代地基基础应用简况历史可追溯到我国的古代先民。1.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夯实的红烧土和陶片。2.洛阳王湾仰韶文化时期遗址:基础挖槽回填卵石。3.浙江余姚河母度文化遗址:基础为木桩。4.万里长城、宫殿楼宇、巍巍宝塔等坚实的基础。二、我国建筑史中桩基础和人工地基的使用情况桩基础和人工地基的使用在我国建筑史中由来以久。1.郑州隋朝的超化寺的塔基---木桩基础。2.人工地基---秦代在修筑驰道时采用“稳以金堆”的路基压密方法。3.杭州湾的五代大海工程-----木桩

2、和石承台。4.赵州桥基础---置于密实的粗砂层,1300年沉降只几厘米。5.北京卢沟桥---桩基础。6.灰土垫层的应用---南方的房基。三、国外土力学和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情况十八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后,土力学和基础工程技术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1.1773年,库仑建立经典的滑动土楔的土压力理论。2.1925年,美国太沙基《土力学》专著的发表,标志着“土力学”这门学科的诞生。3.二次世界大战后,基础理论、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取得巨大发展。四、现代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1.桩基础2.地基处理3.基坑工

3、程47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第二部分地基基础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地基与基础1.地基建筑物一般都建造在地层之上,支承建筑物全部重量的那部分地层称为建筑物的地基。在平原地区,由于基岩埋藏较深,地表第四纪覆盖土层较厚,因此建筑物常建造在由土构成的地基之上,这种地基称为土基。在丘陵地带和山区,由于基岩埋藏较浅,甚至裸露于地表,因此建筑物将建造在由岩石构成的地基之上,这种地基称为岩基。2.基础为了安全地将建筑物全部重量传给地基,就需要将建筑物底部与地基接触部分的尺寸适当扩大,这个被扩大的部分就称为建筑物的基础。例如墙下扩大部分称为墙基,柱下扩大部分称为柱基。可见

4、,基础是建筑物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基础与建筑物的上部结构是连在一起的。3.基础埋置深度基础最下部距地表的距离称为基础埋置深度。4.基础的分类基础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两种类型。(1)浅基础:埋置深度小于5米的基础。(2)深基础:埋置深度大于5米的基础。a.桩基础。b.墩基础。c.沉井基础。d.筏形基础。e.箱形基础。f.地下连续墙。(3)浅基础与深基础比较a.深基础的承载力大。b.深基础采用特殊方法进行施工。47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c.深基础造价高。d.深基础施工周期长。e.深基础的施工技术复杂,需专门技术人员负责施工及检测。(4)墩基础与

5、桩基础的主要区别a.桩是一种长细的地下结构物;而墩的断面尺寸一般较大,长细比则较小。b.墩不能以打入或压入法施工。c.墩往往单独承担荷载,且其承载力比桩高得多。d.墩的荷载分担与传力机理与桩有所不同。二、天然地基与软弱地基1.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1)地基强度在建(构)筑物荷载(包括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须满足建(构)筑物的荷重要求,地基不得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2)地基变形在荷载(包括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作用下,地基产生变形。当建(构)筑物沉降、水平位移或不均匀沉降超过允许值时将会影响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甚至可能引起破坏。建筑物

6、沉降较大时往往不均匀沉降也比较大。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最大。湿陷性黄土遇水发生剧烈的变形、膨胀土遇水膨胀及失水收缩等也可包括在内。(3)渗流问题地基的渗流量或水力比降超过其允许值时,会发生较大水量损失,或因潜蚀和管涌使地基失稳。2.天然地基当浅基础或部分深基础(如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类)底面直接置放在由物理、力学性状较好的天然沉积(堆积)的土层组成的地基上时,其也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致于出现强度、变形或渗流方面的隐患问题,这样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3.软弱地基(或不良地基)47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培训教材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地基要求的天然地基称为

7、软弱地基或不良地基。天然地基是否属于软弱地基或不良地基是相对的。天然地基是否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取决于地基能否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稳定、变形和渗流)。当天然地基不能否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就需要采用桩基础或进行地基处理。对软弱地基究竟采用桩基础或进行地基处理,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要求、经济、施工便捷程度、环保等各方面因素决定的。一般认为,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很高时常采用桩基础;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略有降低时可采用地基处理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三、桩基础及其分类1.桩基础概念及其应用范围(1)桩基础概念桩是一种人为在地基中设置的柱形构件,单根或数根

8、桩与连接桩顶的承台一起构成桩基础,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重通过上部软弱土层和易压缩性土层传给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