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ID:39558434

大小:15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6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_第1页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_第2页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_第3页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_第4页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陈柳刘志彪(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10093)陈柳: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Email:chxiaoliu@126.com,电话:13815891881刘志彪: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部地区外向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的部分成果。11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摘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国内众多有关FDI技术外溢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普遍忽视本土创新能力

2、这一重要因素,因此,FDI技术外溢的作用在这些研究中可能被高估了。本文通过1987-2003年中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分析了本土创新能力与FDI技术外溢两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出结论: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在控制本土的技术创新能力之后,FDI本身产生的外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FDI与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新能力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强;本土创新能力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关键词: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经济增长面板数据中图分类号:F114.4文献标识

3、码:A一、相关的研究与本文的任务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特殊关注。虽然以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将技术作为经济增长外生变量,但它从来没有否认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则将有关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推向高潮。新增长理论不像新古典增长理论那样有一个为多数经济学家共同接受的基本模型,它只是由一些持相同或类似观点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各种增长模型构成的一个松散集合体,其各个模型包含的共同观点是: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由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根据技术内生化处理方式来区分,内生增长模

4、型通常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投资为基础的增长模型(investment—basedgrowthmodel),即考虑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积累所产生的正外部性促进经济增长,如Lucas(1988)。二类是以Romer(1990)、Grossman和Helpman(1991)等为代表的模型,这些模型从技术进步内生化角度考虑,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渊源,并且技术知识的增长源于单独的研究开发(R&D)部门,因此这类模型又被称为以研发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R&D—basedgrowthmodel)。就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的来源而言,主要可以有两种途径:

5、其一是本土的自主研发的方式;其二是通过吸引FDI以获取技术外溢或者是技术引进。D.Coe(1995)等人的研究表明,国际范围内的技术扩散已经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Rivera-Batiz(1991)、Grossman(1991)等借助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建模思路,研究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长期增长,其核心是考察FDI如何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影响国内技术进步,从而最终作用于经济的长期增长率。但在实证研究中,对FDI是否对东道国存在正面的技术外溢具有不同的观点。在对多个国家的分析中,Lichtenberg等(1996)发现,在1970-1990年,FDI并

6、没有给OECD国家带来技术外溢。而Hejazi和Safarisan(1996)却发现同一时期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投资有着显著的技术溢出。在单个国家的分析中,同样也存在不同的结论。Cave(1974)对澳大利亚、Aiken和Harrison(1999)对委内瑞拉的研究都表明跨国公司进入会引起正的技术外溢,11而Haddad和Harrison(1993)对摩洛哥、Blomstrom(1999)对墨西哥的研究都表明了外国厂商对于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是负的。Borenztein等(1998)基于东道国发展门槛(developmentthreshold)的

7、角度解释了上述研究的分歧,认为东道国只有具备一定的劳动技术水平和基础设施才能跨过这一门槛,享受FDI带来的外溢。国内实证研究也是遵循着上述思路,结论基本上都认为FDI产生的技术外溢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然,除了基于经济增长这一角度的分析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是从生产效率来讨论FDI的技术外溢的问题,比如姚洋、章奇(2001)。。沈坤荣、耿强(2001)利用1987-199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FDI技术外溢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我国FDI年流量相对于其当年经济规模的比例每增加1%,相应

8、的人均GDP就将增加0.27%。王志鹏、李子奈(2004)利用我国1982-2001年29个省份的经验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