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案例分析(2011142121王雨田)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案例分析(2011142121王雨田)

ID:39568815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6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案例分析(2011142121王雨田)_第1页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案例分析(2011142121王雨田)_第2页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案例分析(2011142121王雨田)_第3页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案例分析(2011142121王雨田)_第4页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案例分析(2011142121王雨田)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案例分析(2011142121王雨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概念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出发,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董事会和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出具评价报告。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

2、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规目标、资产目标、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因此,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应是对以上五个目标的内控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地说,内部控制评价应紧紧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进行。(一)内部环境评价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环境评价,应当以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应用指引为依据。1、组织架构评价:可以重点从组织架构的设计和运行等方面进行;2、发展战略评价:可以重点从发展战略的制定合理性、有效实施和适当调

3、整三方面进行;3、人力资源评价:应当重点从企业人力资源引进结构合理性、开发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4、企业文化评价:应从建设和评估两方面进行;5、社会责任评价:可以从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二)风险评估评价企业组织开展风险评估评价,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认定和评价。(三)控制活动评价

4、企业组织开展控制活动评价,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各项应用指引中的控制措施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相关控制措施的设计和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四)信息与沟通评价企业组织开展信息与沟通评价,应当以内部信息传递、财务报告、信息系统等相关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认定和评价。(五)内部监督评价企业组织开展内部监督评价,应当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

5、规范》有关内部监督的要求,以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有关日常管控的规定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内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认定和评价,重点关注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是否在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三、企业为什么要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产生1、因——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曾经有效的内部控制程序可能会变得不太有效好,或许不再运用。因此,在构建了标准的内部控制系统之后,管理层需要确定内部控制体系是否继

6、续适用和能否应对新的风险。2、果——对内部控制持续有效运行的监督内部控制监督能够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持续监控活动和个别评价。通常个别评价采用自我评价的形式。(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作用1、提供保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也使企业对内部控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2、发现问题: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能够发现现行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各部门更有效地履行责任。3、降低成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降低了审计成本,使

7、内部审计达到更好的效果。4、控制风险:内部控制自评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管理控制风险的工具,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对风险进行控制。(1)审计人员——在风险控制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使内部审计人员不再仅仅是“独立的问题发现者,而成为推动公司改革的使者”,将以前消极的以“发现和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审计活动向积极“防范和解决方案”的内部审计活动转变,从事后发现内部控制薄弱环节转向事前防范;从单纯强调内部控制转向积极关注利用各种方法来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同时,利用控制自评可以让审计

8、师获得更多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提供更全面、更客观的审计报告,以利于有效地运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审计师利用控制自评方法还能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并且能收到在传统审计程序中无法取得的信息。(2)管理人员——在风险控制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管理人员可以学到风险管理、控制的知识,熟悉本部门控制过程,发现当前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也向高层管理部门表明他们对现存内部控制的态度,明确了管理责任,保证企业内部有良好的人员分工,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这样使风险更易于发现和监控,纠正措施更易于落实,业务目标的实现更有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