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期末考试大题

毛邓期末考试大题

ID:39572364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毛邓期末考试大题_第1页
毛邓期末考试大题_第2页
毛邓期末考试大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毛邓期末考试大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题1.(第三章63页)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俩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有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摇摆性,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俩面性,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而在另一个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辨析题)2.(第三章70页)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

2、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展开土地革命的依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辨析题)3.(第四章80页)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化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3、义改造。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4.(第六章134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个新要求:A.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主义。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D.加快

4、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E`.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5.(第八章157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改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

5、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D.6.(第九章188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什么要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3B.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绝不能把他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辨析题)7.(第十章218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造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材料题)8

7、.(第十一章234页)构建和谐的现实依据(为什么提出)A.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战略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0.(第十一章237页)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意义:A.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

8、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B.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论的升华。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11.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A.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B.加紧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C.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D.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E.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