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0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CD40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ID:39577004

大小:185.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CD40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_第1页
CD40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_第2页
CD40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CD40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13423/j.cnki.cjcmi.006615ISSN1007-8738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ChinJCellMolImmunol)2012,28(12)1341文章编号:1007-8738(2012)12-1341-03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杜振兰(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北京100700)[摘要]CD40与CD40配体(CD40L)是

2、体内炎症和免疫反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的表面也有少量应系统的一对共同刺激分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表达。受体细胞被激活后,表达在细胞表面CD40L随后被切疫反应。CD40-CD40L共刺激途径能促进T细胞活化并放大下来流入血液,产生一个仍具有生物活性、可溶性的、三聚+T淋巴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是产生记忆性CD8T细胞的基态的片段,又称为可溶性CD40L。三聚体结构是其发挥功能++础,能够促进CD8T细胞的扩增和多能性,在CD4T细胞的前提条件,引入亮氨酸拉链基序可显著提高可

3、溶性CD40L分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介导更强的抗肿瘤效应和杀伤靶的生物学活性。细胞的能力。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参与T淋巴细胞依赖的B淋巴细胞应答过程、生发中心的形成、长期记忆性B细1CD40-CD40L共刺激途径胞的产生、抗体的产生及抗体类别转换,并可诱导和扩增++CD40L可共刺激人和小鼠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CD4CD25Treg细胞。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多种疾病使CD40L与CD8T细胞上的CD40相互作用以获得最佳启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应

4、用前景。动效应。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胸腺依赖的体液免疫反[关键词]CD40;CD40L;共刺激途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应中起重要作用,调节CD4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对[中图分类号]R392.11[文献标识码]AB细胞激活、分化及记忆的产生至关重要,同时对激活抗原[2]提呈细胞(APC)也非常重要,是T细胞激活的关键。人类CD40基因位于20q11-13,是相对分子质量(Mr)为CD40-CD40L系统通过T细胞和APC细胞的相互作用影响免40000~50000的1型跨膜糖蛋白

5、,其cDNA为一条大小为疫应答,以APC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为第一信831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277个氨基酸,包括胞质内区号,刺激淋巴细胞表达CD40L,后者与CD40结合,激活APC(62个氨基酸残基)、跨膜区(22个氨基酸残基)和胞质外区表面的黏附分子,该分子提供激活T细胞的第二信号,放大(193个氨基酸残基)。其胞膜外氨基酸残基与神经生长因子[3]免疫应答、防止致敏和诱导免疫耐受。受体(NGFR)、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Fas抗原(CD95)这对共刺激分子对细胞免疫和体

6、液免疫都有调节作用,和T淋巴细胞的CD27等高度同源,这些分子组成了TNFR超而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对多种疾病都有影响,通过对这[1]家族或称NGFR超家族。CD40广泛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些疾病的研究发现,这对分子能够增强机体的保护能力。病包括B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同时也表原体可干扰CD40-CD40L共刺激途径从而破坏CD40信号而达于非免疫细胞的表面如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产生疾病,可通过相关的免疫治疗性调节而修复CD40信[4]间质细胞(纤维细胞、平滑

7、肌细胞、滑膜细胞、星状细胞等)、号。血小板。另外,CD40还表达于白血病B细胞上,且在并指状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免疫调节和体内平衡中起重细胞、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某些上皮癌细胞表面也要作用。在炎症反应中,CD40与CD40L在T细胞和其它非有表达。免疫细胞中短暂表达,以调节众多细胞与分子的过程,包括人CD40配体也称gp39或CD154,位于Xq24-27,是Mr细胞及体液的适应性免疫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因此,CD40与为39000的2型跨膜蛋白,其cDNA为1条783bp的开放

8、读CD40L参与了众多炎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包括自身免疫性疾[5]框,编码261个氨基酸,包括胞质内区(22个氨基酸残基)、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肿瘤及呼吸道疾病。跨膜区(24个氨基酸残基)和胞质外区(215个氨基酸残基)。CD40L分子共有3种存在形式:Mr分别为31000、18000和2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1]14000。CD4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2.1在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CD40-CD40L共刺激途径在促TN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