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1——6册讲读课文梳理

高中第1——6册讲读课文梳理

ID:39586997

大小:14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06

高中第1——6册讲读课文梳理_第1页
高中第1——6册讲读课文梳理_第2页
高中第1——6册讲读课文梳理_第3页
高中第1——6册讲读课文梳理_第4页
高中第1——6册讲读课文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第1——6册讲读课文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第1—6册讲读课文梳理第一分册15第1课《沁园春•长沙》毛泽东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代表词作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第2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选自《光明日报》。梁衡(1946-)新华社高级记者,当代散文家。散文集《把栏杆拍遍》《人杰鬼雄》。第4课《边城》(节选)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有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第5课《合欢树》史铁生史铁生(1951-)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第7课《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欧·亨

2、利(1862-1910)美国小说家,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没有完的故事》。第8课《邂逅霍金》葛剑雄选自《文汇报》。葛剑雄(1945-)教授,历史学家。霍金(1942-)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引力学研究。有《时间简史》。第10课《再别康桥》徐志摩选自《徐志摩诗全编》。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诗集有《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猛虎集》。1.内容概要: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

3、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2.艺术手法:用词精准,富有表现力;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特点。1.内容概要: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2.艺术手法: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人物的创作手法。1.内容概要: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父孙女两人,翠翠美丽纯洁,情窦初开,在亲情与朦胧爱情的取舍挣扎中展现细腻的人物心理。《边城》是一曲充满爱和美的田园牧歌,成为一种文化概念。2.艺术手法:语言具有诗

4、情画意;叙述平稳有节奏;人物心理刻画细腻。1.内容概要:文章表现了对自己有了成就而母亲辞世,“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感,表现深沉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缅怀。2.艺术手法: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母爱、象征我的成长、象征我的命运)1.内容概要:小说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此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2.艺术手法:场景的描写融人到故事情节和人物

5、的行为之中;叙述的简练;欧·亨利式的结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幽默与讽刺意味的语言风格。1.内容概要:作者以在剑桥邂逅霍金的一次经历表达对霍金与病魔抗争,献身科学,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坚毅品格和奉献精神的尊敬以及对剑桥的人文环境的赞美。2.艺术手法: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人物的细节描写。1.内容概要:《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作者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152.艺术手法:构思别致:无声的离别,洒脱飘逸;色彩绚丽:具有流动的画面美;音韵和谐: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第11

6、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向太阳》《北方》《归来的歌》。第12课《双桅船》舒婷舒婷(1952-),当代诗人。原名龚佩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第16课《种树郭囊驼传》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有《柳河东集》。文体是寓言。第17课《病梅馆记》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近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第19课《促织》蒲松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

7、学家。《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即“记”,“志异”即记叙奇闻轶事。第20课《香菱学诗》曹雪芹选自《红楼梦》。曹雪芹(1715-1763),字梦阮,号雪芹。第21课《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罗贯中(约130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有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演义》等。第22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选自《水浒》。施耐庵,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1.内容概要: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飞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

8、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2.艺术手法:回环递升的表现手法;缘情造境、以境显情的创作手法;通过意象的捕捉营造含蓄的诗意。1.内容概要: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