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ID:39595959

大小:64.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兰诗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故事的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4、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5、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6、背诵全诗。一、自主学习【走近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鞍鞯()可汗()()辔头()燕山()胡骑()戎机()金柝()机杼()溅溅()著()2、解释词语。戎机:策勋:扶将:胡骑:强:著:【文学常识】3

2、、《木兰诗》又叫,选自宋朝编的,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它和并称“乐府双璧”。【整体感知】4、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哪些事?是如何安排的?-5-5、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二、合作探究【脉络梳理】1、研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脉络图。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艰苦的征战生活。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赞辞。【文本探究】2、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问题。(1)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表现出木兰怎样的性格?(3)第2自然段用排比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

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反复写她奔赴战场的途中不断涌起思乡之情?-5-4、研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1)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2)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3)找出描写木兰回家后的动词,并分析其作用。(4)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5、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7、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为什么要这样安排?8、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的品质?【课堂总结】9、本诗通过对木兰、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的

4、巾帼女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三、达标检测1、解释加点词语-5-(1)万里赴戎机(2)赏赐百千强(3)出郭相扶将(4)雄兔脚扑朔2、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3、对下面句子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表现出征战健儿的豪迈气概。B、“不闻爷娘

5、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两句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描写边塞美丽的夜景,它是为战场上的木兰所做的一幅剪影。4、翻译下列句子。(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