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

ID:39598472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7

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_第1页
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_第2页
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_第3页
资源描述:

《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用“爱”架起老师与家长的桥梁通过观看《家园沟通的艺术技巧》,从中受益匪浅,它让我认识到了有效的沟通在教育效能产生的重要作用。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必须要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注重方式,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下面是我发现在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1、老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从目前许多家长反映的与孩子老师沟通的感觉来看,家长始终处于被动的、要求按照老师意愿执行的一种地位。由于受这种地位的影响,在交流中一般是老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  2、沟通的内容往往

2、是侧重孩子的不足  在通常情况下,家长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一些进步的、积极的、良好的反馈意见。但在现实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大多是孩子在幼儿园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家长配合来改进的。  那么我们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呢1、教师应讲究与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  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上一点小错误。有的老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时似乎没看到孩子的优点,总是向家长告状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

3、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 2、教师应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曾遇到过一个家长向我诉苦“老师,我们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面包,怎么打他骂他都没用,这不今天早上又买了一个。”我先告诉家长天天早上吃一种早点不但有碍于幼儿

4、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幼儿偏食。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早点的营养配置,让家长知道每天与其他幼儿公进早餐可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建议家长把这些好处用浅显的语言讲给幼儿听,其效果肯定比打、骂的方式好的多。家长从我这里了解到了正确的育儿知识及时的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此同时我更加了解这个孩子,与这位家长也拉进了距离。 3、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如今,幼儿园里老师年轻化,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

5、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老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进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家长爱自己的孩子,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人尽皆知;老师是爱每一位孩子的,这也是不容置疑的,却不一定为家长所了解。没有家长会拒绝老师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渴望得到这份关爱。当然,

6、与家长沟通是一个深奥而细致的工作,掌握沟通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幼儿教师不断深化自己的教育理念、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效地运用与家长沟通的策略和技巧,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园教育协调一致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