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PPT课件

《水文地质》PPT课件

ID:39600476

大小:624.6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07

《水文地质》PPT课件_第1页
《水文地质》PPT课件_第2页
《水文地质》PPT课件_第3页
《水文地质》PPT课件_第4页
《水文地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章地下水的预测与防治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涌水量预测方法简介涌水量测量方法(自学)矿坑突水的条件及预防属地下水动力学的研究范畴: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模拟地下水流基本状态和地下水中溶质运移过程,对地下水从数量上和质量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兴利防害的理论基础。§12.1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12.1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地下水的运动状态一般把由固体骨架和空隙两部分组成的介质,叫多孔介质。如砂层、裂隙岩体等。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称为渗流。发生渗流的区域称为渗流场。由于受到介质的阻滞,地下水的流动远较地表

2、水为缓慢。由于地下水的类型、介质类型的不同,地下水的运动状态多种多样。渗流的分类:§12.1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ABC1.层流与紊流层流(laminarflow):亦称片流,指在流速较小时,液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运动,彼此不相混掺的形态。水质点运动连续不断,流束平行而不混杂。传递动量、热量和质量的方式不同:层流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紊流主要通过质点间的混掺。紊流的传递速率远大于层流。紊流(turbulentflow):亦称湍流,是指随流速增大,液体质点作不规则运动、互相混掺、轨迹曲折混乱的形态。水质点运动不连续,流束混杂而不平行。实验和观察表明,当地下水在孔隙和细小

3、的裂隙岩层中运动时,如水流速度缓慢,多为层流状态;当地下水在大裂隙和岩溶溶洞中运动时,由于流速较快,则多表现出紊流状态。由于地下水主要是在岩石的孔隙和裂隙中运动,运动时受阻较大,流速一般较慢,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地下水的运动理解为层流运动。法国水力工程师亨利·达西(HenryDarcy)在装有均质砂土滤料的圆柱形筒中做了大量的渗流实验,于l856年发现:渗透流速与水力坡度成正比,即线性渗流定律,这是渗流基本定律,后人称之为达西定律。二、达尔西定律—层流运动定律Darcy实验装置HenriDarcy’sLaw:Q=KI或v=Q/=KIQ—渗透流量;—过水断面

4、总面积;I—水力坡度;v—渗透流速(m/s);K—渗透系数(m/s,为I=1时的v)用途:矿坑、地基工程中涌水量的计算。强调:层流,线性说明:在单位水压梯度(I=1)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流量,即为岩土的渗透系数。该值可针对具体的岩石(土),通过在室内使用达西仪或其他渗透仪经试验求得。二、达尔西定律—层流运动定律达西公式讨论:达西定律反映了能量转化与守恒。V与I的一次方成正比;当K一定,V增大时,水头差增大,表明单位渗透途径上被转化成热能的机械能损失越多,即V与机械能的损失成正比关系;当V一定时,K越小,水头差越大,即K与机械能的损失成反比关系。三、紊流

5、运动的非线性渗透定律Q=KI1/2或v=Q/=KI1/2Q—渗透流量;—过水断面总面积;I—水力坡度;v—渗透流速(m/s);K—渗透系数(m/s);强调:紊流、非线性常见情况:介于层流与紊流之间的混合流动Q=KI1/m(m=1~2)四、地下水向井运动的基本规律1.相关概念(1)井:处于含水层中有铅直轴线的圆管,其四周透水。(2)潜水井:当井揭露潜水含水层,由含水层中吸取无压地下水的井称为潜水井或普通井。(3)承压水井:当井揭露承压水含水层时,称为承压水井。(4)完整井:揭露整个含水层,井一直打到含水层底板隔水层时的潜水井或承压水井,称为完整井。(5)非

6、完整井:没有打到含水层底板隔水层的潜水井或承压水井。完整井非完整井rzhsHH(6)水位降深:初始水头减去抽水t时间后的水头,也简称降深。用S表示。(7)降落漏斗:抽水时,水位降深S在不同的位置上是不同的,井中心降深最大,离井越远,降深越小,抽水井周围总体上形成的漏斗状水头下降区;亦即由抽水(排水)而形成的漏斗状的水头(水位)下降区。(8)影响半径:是从抽水井到实际观测不到水位降深处的径向距离。2.稳定流假设(4)在有侧向补给的有限含水层中,当降落漏斗扩展到补给边界后,侧向补给量和抽水量平衡时,地下水向井运动便可达到稳定状态。(5)在有垂向补给的无限含水层中,

7、随着降落漏斗的扩大,垂向补给量不断增大。当它增大到与抽水量相等时,将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地下水向井的运动也进入稳定状态。(6)在没有补给的无限含水层中,随着抽水时间的延长,水位降深的速率会越来越小,降落漏斗的扩展越来越慢,在短时间内观测不到明显的水位下降,这种情况称为似稳定状态,也称似稳定。(1)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产状水平,厚度不变,分布面积很大,可视为无限延伸;(2)抽水前的地下水面是水平的,并视为稳定的;(3)含水层中的水流服从Darcy定律,并在水头下降的瞬间水就释放出来。如有弱透水层,则忽略其弹性释水量。hsHR3.向井运动的基本规律(1)潜水完整井

8、稳定流裘布依公式(J.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