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ID:39606088

大小:102.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7-07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备人:总11课时动态栏单元教材分析: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活跃生活;生动优美的语言,能愉悦身心……反之则不然。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练、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本组教材就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

2、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并作相应摘抄。2、理解课文内容,由人物语言及行为体会文中人物的特点,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3、通过搜集和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练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4、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对文言文、剧本、相声的特点有基本了解。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

3、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2、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232、把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和本组其他各项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3、教学时,教师要整体观照本组教材编排的特点,整体安排教学活动,做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教学活动能够协调进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0、《杨氏之子》2课时11、《晏子使楚》2课时12*《半截蜡烛》1课时13*《打电话》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三3课时回顾.拓展三2课时教学准备:生:了解晏

4、子其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师:制作课件10.杨氏之子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六个生字,以及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教学具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解释课题  1.谈话导入23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评委老师和听课老师,你们高兴吗?对啊,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这节课我肯定也会遇到不少值得我学习的人,是不是?  师:刚才我们的交流中,有两句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杨氏之子  2.解释课题  师: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  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在古代你就是——  二、读课文,初识文言文味道  1.课件出示故事,激发兴趣  2.通读课文  同学们喜欢

6、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赶紧一起来试着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3.检查通读情况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字音都读准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课件出示)    字音都读准了,课文肯定能读得更棒,是不是?(指名读后,正音)  师:你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情不自禁也想读一读,好不好?(师范读)  师:老师读得好吗?觉得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  师:(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4.交流学习古文方法23  师:像这样的古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读懂它?(引导方法有看注释、

7、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现在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个句子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课件出示)  5.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同学们都读懂了吗?你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重点引导理解“设、指以示儿、应声答曰、未闻、禽)  师:引导理解“设”时(课件出示)你用了什么方法知道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呢?  6.说故事   字词都理解了,同学们肯定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谁来说说?  二、解疑难,探究文字意思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杨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课文中哪个词直

8、接写出了杨氏子很聪明。(板书:甚聪慧)   师:杨氏子甚聪慧,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读一读,找一找。  2.细分辨,探究人物特点  师:谁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