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格》PPT课件

《现代汉语修辞格》PPT课件

ID:39628172

大小:356.6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7-07

《现代汉语修辞格》PPT课件_第1页
《现代汉语修辞格》PPT课件_第2页
《现代汉语修辞格》PPT课件_第3页
《现代汉语修辞格》PPT课件_第4页
《现代汉语修辞格》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修辞格》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汉语修辞格(比喻、比拟、通感、借代)PowerPoint课件长泰电大王永诚1修辞概说一、什么叫修辞?——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二、修辞包括哪些内容?(一)词语修辞(二)句子修辞(三)修辞格(常用的有十几种)修辞格常综合运用:连用、兼用、套用三、修辞格(之一)㈠比喻㈡比拟㈢通感㈣借代㈤夸张㈥反语㈦双关㈧仿词三、修辞格(之二)(九)反复(十)换算(十一)设问(十二)反问(十三)对偶(十四)排比★层递(十五)引用三、修辞格(之一)㈠比喻㈡比拟㈢通感㈣借代㈤夸张

2、㈥反语㈦双关㈧仿词1、明喻:“甲像乙”2、暗喻:“甲是乙”▲暗喻的其它形式:(1)不出现比喻词(2)程度不等的比喻——差喻(3)否定的比喻3、借喻:“乙代甲”返回开始三、修辞格(之一)1、拟人——把物当人写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㈠比喻㈡比拟㈢通感㈣借代㈤夸张㈥反语㈦双关㈧仿词返回开始三、修辞格(之一)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又称“移觉”㈠比喻㈡比拟㈢通感㈣借代㈤夸张㈥反语㈦双关㈧仿词返回开始三、修辞格(之一)用与本体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或属性来代替本体——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换名”㈠比

3、喻㈡比拟㈢通感㈣借代㈤夸张㈥反语㈦双关㈧仿词返回开始三、修辞格(之一)返回㈠比喻㈡比拟㈢通感㈣借代㈤夸张㈥反语㈦双关㈧仿词1、扩大夸张2、缩小夸张3、超前夸张三、修辞格(之一)1、反话正说2、正话反说返回㈠比喻㈡比拟㈢通感㈣借代㈤夸张㈥反语㈦双关㈧仿词三、修辞格(之一)1、谐音双关(弦外之音)2、语义双关(言外之意)返回㈠比喻㈡比拟㈢通感㈣借代㈤夸张㈥反语㈦双关㈧仿词三、修辞格(之一)1、反仿——同中有异2、类仿——异中有同返回㈠比喻㈡比拟㈢通感㈣借代㈤夸张㈥反语㈦双关㈧仿词返回(九)反复(十)换算(十

4、一)设问(十二)反问(十三)对偶(十四)排比★层递(十五)引用1、连续反复2、间隔反复三、修辞格(之二)三、修辞格(之二)把抽象的数字具体化、形象化返回(九)反复(十)换算(十一)设问(十二)反问(十三)对偶(十四)排比★层递(十五)引用三、修辞格(之二)无疑而问,自问自答问?答。返回(九)反复(十)换算(十一)设问(十二)反问(十三)对偶(十四)排比★层递(十五)引用三、修辞格(之二)无疑而问,寓答于问问(答)?返回(九)反复(十)换算(十一)设问(十二)反问(十三)对偶(十四)排比★层递(十五)引用

5、三、修辞格(之二)返回1、正对上下句意义相近2、反对上下句意义相反3、串对上下句意思相连宽对、严对(九)反复(十)换算(十一)设问(十二)反问(十三)对偶(十四)排比★层递(十五)引用三、修辞格(之二)返回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的句子或短语构成。层递:排列顺序是层层递进的(是排比中的一个特殊次类)(九)反复(十)换算(十一)设问(十二)反问(十三)对偶(十四)排比★层递(十五)引用三、修辞格(之二)返回1、明引——有说明出处或有引号。2、暗引——无说明出处也无引号。(九)反复(十)换算(十一)设

6、问(十二)反问(十三)对偶(十四)排比★层递(十五)引用返回比喻(一)什么叫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二)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A、本体:表达对象B、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C、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D、喻解:即“相似点”返回(三)根据构成方式,比喻分为三类:1、明喻:“甲像乙”本体(甲)、喻体(乙)、喻词都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如、如同、仿佛、宛然、宛如、……似的、……一样、

7、……一般①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③那声音(指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返回2、暗喻:“甲是乙”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暗喻的其它形式:(1)否定的比喻:④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

8、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返回⑤可是在中国,那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差喻往往带有夸张的色彩,在修辞上常认为是比喻与夸张兼用。(3)不出现比喻词: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AB同位式)⑦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搬掉落后和贫穷这两座大山。(AB同位式)⑧希望的肥皂泡已经破灭。(本体和喻体演化成定中关系)⑨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本体和喻体倒置——倒喻)(2)程度不等的比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