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生》PPT课件

《病因学生》PPT课件

ID:39639691

大小:641.60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7-08

《病因学生》PPT课件_第1页
《病因学生》PPT课件_第2页
《病因学生》PPT课件_第3页
《病因学生》PPT课件_第4页
《病因学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因学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中医病因学中西医结合教研室钱瑞琴2一、概述病因:引起疾病的原因(致病因素)。内容:六淫、七情、疠气、饮食、劳倦外伤、医过等形成:长期的临床实践,细致的观察《三阴极一病症方论》“凡治病、先需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3(一)病因学说贯穿整体观念,在六淫病因中,广泛应用类比的方法,研究病因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1.探求病因方法1.1推断病因:询问发病的经过及其相关的情况、推断病因(情志、外感)来源于病人的主观感觉42.2辨证求因:临床表现为依据,综合分析,辨证求因,3.中医探求病因的特点直观性整体性合理推测性52.病因的相对性原因致病因

2、素致病非致病结果病理产物:痰、瘀血、结石等6(二)中医病因分类内经:外感、内伤两类张仲景:分三类,未明确提出三因学说宋.陈无择将病因与发病联系提出内因七情三因学说外因外感不内外因房室咬伤刀伤饮食劳倦、71.现代中医病因分类1)外感性致病因素六淫疠气2)内伤性致病因素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当3)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瘀血痰饮4)其他致病因素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82.中西医病因学差异中医病因学的基本特点:审证求因整体观念天人和一(不需化验等创伤性检查;肿瘤)西医:致病因素(理化因素、生物因素、缺乏某种物质),生理功能或形态的异常9二、外感性致病

3、因素来源内容自然界多从口鼻肌表而入六淫、疠气10(一)六淫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淫:淫:太过浸淫六气太过不及正气不足时六淫11六淫的致病特点⑴外感性:多从皮毛、口鼻而入。⑵季节性:春风、夏暑、秋燥、冬寒⑶转化性:所致的症候发生转变,表寒证转化为里热证。⑷地区性:沿海:多湿,西北:多寒燥⑸相兼性单独致病,或合而致病121.风邪概念:风:春天主气,四季皆有,多从皮毛肌腠侵犯机体,是外感病因中致病广泛,比较重要的致病因素特点:自然界的风轻扬开泻,善动不居,无形的流动气流,来去较快,时有时无,动、摇。13致病特点⑴风为阳邪:动,向上

4、,向外易侵犯阳位:人体的上部、皮肤、腰背临床症状:风邪循经上扰头痛风邪犯肺:鼻塞咽痒咳嗽颜面水肿感受风邪:腰背疼痛14⑵风性开泄风邪侵犯人体使腠理(皮毛)疏泄而开张风邪袭表:汗出恶风风邪循经上扰:头痛风邪犯肺:咳嗽、鼻塞,咽痒易受风邪致病之人:产后;久病;大病等15(3)风性善行数变善行:善动不居,易行无定处临床:病位游移不定:如行痹数变:发病急、变化快如风疹小儿高热--抽搐16(4)风性主动症状动摇:眩晕、抽搐、震颤、强直肌肉跳动等面神经麻痹:感受外风所致,口眼外邪,流泪,流涎针灸;药物西医:激素,抗病毒17⑸风为百病之长致病广泛,外邪致病的先导,

5、寒、湿、燥、热多依风附于风而侵袭人体。风寒风湿风热风;其余五气皆不能相兼风火风燥182.寒邪及其致病特点冬天的主气特点:冷凝结分类:根据外寒侵犯部位深浅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阻遏卫阳恶寒中寒:脏腑功能受损脾胃虚寒内寒:脏腑功能衰弱损伤阳气外寒内寒阳气不足而招致外寒192.寒邪及其致病特点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袭表:卫阳被遏:恶寒直中太阴:损脾阳:腹冷痛,呕吐腹泻直中少阴:心肾受损:恶寒倦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20⑵寒性凝滞、主痛气血凝结阻滞不通而出现疼痛的症状寒侵表-太阳经全身痛寒痹:疼痛为主的关节病变寒侵脾胃肾:脘腹冷疼、绞痛疼痛的特点,遇

6、寒加重,得温则减21⑶寒性收引:收缩牵引收引:收缩牵引;气机收敛,腠理闭塞寒邪袭表:腠理闭塞,卫阳被遏不得宣泄、恶寒发热,毛窍收缩:无汗筋脉收缩驹急:筋脉、关节屈伸不利,拘挛不舒,寒入经络:肝经:少腹疼痛,疝气、妇科疾病223.暑邪及其致病特点夏天的主气,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无内生季节性?冬天?⑴暑为阳邪,其性炎热:高热、心烦面赤、脉洪大23⑵暑易耗气伤津暑为阳邪主升散神疲乏力、口渴喜饮、尿赤短少、重则昏厥⑶暑易夹湿:脘腹痞满,纳呆便溏夏天感冒的特点:热不退,时间长用药特点:祛湿健脾霍香正气244.燥邪致病特点秋天的主气特点:干燥

7、多从口鼻而入侵肺分类:根据相兼寒热不同温燥: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相结合凉燥:深秋由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凉相结合特点⑴躁性干涩易伤津液⑵易伤肺25⑴躁性干涩易伤津液各种干燥涩滞不利的症状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皲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便秘的治疗:增液承气汤大承气(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生地、元参26⑵易伤肺肺喜润恶燥肺开窍于鼻燥邪伤人自口鼻而入,故燥易伤肺燥为阳邪:肺阴受损,宣发肃降失司干渴,少痰,痰粘不宜咳出,痰中带血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干燥不爽275.湿邪及其致病特点长夏(夏秋之交)之主气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湿邪

8、致病途径:居处潮湿,淋雨涉水外湿:自然界相互影响内湿:脾胃自然界湿特点:重浊粘滞趋下28⑴湿为阴邪,易阻滞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