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的概述》PPT课件

《眩晕症的概述》PPT课件

ID:39645814

大小:1.17 MB

页数:124页

时间:2019-07-08

《眩晕症的概述》PPT课件_第1页
《眩晕症的概述》PPT课件_第2页
《眩晕症的概述》PPT课件_第3页
《眩晕症的概述》PPT课件_第4页
《眩晕症的概述》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眩晕症的概述》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眩晕症的概述一、定义: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是指自身或外界视景旋转感、身体漂浮感和移行感,可伴平衡障碍和空间定位障碍。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眩晕涉及前庭神经系统、视觉系统和本体感觉系统的多感觉综合征,而三者中前庭神经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二、有关解剖及生理一)前庭神经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前庭神经系统是由前庭感受器(椭圆囊和球囊内的囊斑、3个半规管壶腹嵴)、前庭中枢(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核)和前庭神经通路组成,与小脑、脊髓、植物神经系统、动眼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等有着广泛的联系。(一)前庭感受器:前庭感受器是前庭神经系统接受外界信息的部分,是内耳的一部分,

2、属对称性器官。它由三对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前、后垂直半规管)及两对前庭囊(椭圆囊、球囊)组成。半规管和前庭囊有骨、膜半规管、前庭囊之分。骨、膜半规管、前庭囊之间充满外淋巴液,膜半规管、前庭囊内充满内淋巴液,内、外淋巴液之间互不相通。在成分和比重上不相同:内淋巴液K+多,外淋巴液Na+多;蛋白含量外淋巴含量最高,相当于脑脊液4倍,内淋巴蛋白含量略低于外淋巴液,相当于脑脊液的3倍,越高等动物离子含量差异越大。外淋巴液通过耳蜗导水管与蛛网膜下腔中的脑脊液互相渗透。1)骨迷路:由密质的骨质构成,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见图)。2)膜迷路:膜迷路由膜性管和膜性囊组成,借纤维束固

3、定于骨迷路内,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椭圆囊,位于前庭后上部的椭圆囊隐窝中。椭圆囊斑分布有感觉上皮。后壁有5孔,与3个半规管相通。球囊位于前庭前下方的球囊隐窝中,球囊斑分布有感觉上皮。(见图)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感觉上皮构造相同,由支柱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毛细胞的纤毛上方覆有一层胶体膜名耳石膜,此膜由多层以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粒即耳石和蛋白质凝合而成。(见图)膜半规管借5孔与椭圆囊相通。膜壶腹内有一横位的镰状隆起名壶腹嵴。嵴上有高度分化的感觉上皮。由支柱细胞和毛细胞所组成。毛细胞的纤毛插入圆顶型的胶体层,后者称终顶或嵴帽。(见图)囊斑与壶腹嵴的毛细胞有2型:1型毛细

4、胞呈杯状。‖型毛细胞呈柱状。每个毛细胞顶端有一根动纤毛和50~110根静纤毛。动纤毛位于一侧边缘,呈极性排列。外半规管壶腹嵴的动纤毛向椭圆囊,而前、后半规管壶腹嵴的动纤毛背离椭圆囊。向动纤毛倾倒即兴奋,向静纤毛倾倒则抑制。(见图)(3)生理功能1)半规管:主要功能是感受角加速度运动的刺激。6个半规管环的排列:每侧三个半规管围成的平面基本上互相垂直,两侧外半规管在同一平面上,一侧前半规管与对侧的后半规管平行,半规管平面与眼外肌平面相近。这样可感受空间任何方向的角加(减)速度。当头为静止状态时,嵴帽两侧的液压相等,则嵴帽处于中间位置,在角加速度作用下膜半规管内的内淋巴因惰性

5、或惯性作用而产生逆旋转方向或顺旋转方向的流动,故嵴帽可随内淋巴液的流动而倾斜移位,继而埋于嵴帽内的毛细胞的纤毛倾斜移位,而刺激毛细胞实现机械-电转换功能。要注明角加(减)速度方向与半规管围城的平面方向平行则引起半规管兴奋;如果垂直,则不引起半规管兴奋。另外半规管兴奋与刺激的阈值也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锻炼可提高阈值,如飞行员、宇航员、芭蕾舞演员等半规管的刺激阈都较正常人为高。2)耳石器:椭圆囊和球囊又称耳石器,主要功能是感受直线加速度的运动刺激,当然也接受重力加速度的刺激。椭圆囊斑略与同侧外半规管平行,球囊斑略与同侧前半规管平行,二者互相垂直。故能适应接受各个方向直线加速度

6、的刺激(亦具有一定的刺激阈值)。在直线加速度作用下,由于耳石膜中耳石的比重远大于周围淋巴的比重,其惰性引起耳石膜发生逆作用力方向的位移,引起毛细胞的纤毛的弯曲。从而启动毛细胞转导过程,耳石器毛细胞的机械-电转换过程与半规管大致相同。(椭圆囊位觉砂牵引毛细胞反射性的引起颈、四肢、屈肌收缩、伸肌松弛。而球囊主要影响四肢内收和外展肌的张力以维持身体平衡。)(二)前庭神经与前庭神经核1)前庭神经节:位于内耳道底为双极细胞组成,周围突与壶腹嵴和囊斑的感觉细胞相联系。中央突组成前庭神经,经桥脑小脑角进入脑干,绝大部分纤维止于前庭神经核交换神经元。而一小部分越过前庭神经核而终止于小脑

7、。前庭神经节分为前庭上神经节和前庭下神经节。前者接受椭圆囊斑、上、外半规管壶腹嵴的毛细胞兴奋,而后者接受球囊斑与后半规管壶腹嵴的毛细胞兴奋。(见图)2)前庭神经核:位于桥脑和延髓部分,每侧共有4个,即前庭上核、外核、内核和下核,接受来自壶腹嵴和囊斑的传入神经纤维(见图)。(三)前庭神经通路及神经反应:前庭神经核发出的2级神经元有下列纤维投射径路:1.前庭脊髓束:与脊髓前角细胞相连。因此,来自内耳的冲动可引起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肌肉反射。2.前庭眼束: 上升纤维经内侧纵束到达同侧和对侧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诸核。因而头位改变可引起双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