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ID:39651613

大小:216.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08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4页。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2),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3)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游鱼

2、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2分)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2)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下面情境中那位女士的回答是()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有礼貌,委婉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3分)A、嗨,您害人又害己啊B、看,没

3、见写着“禁止抽烟”!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二阅卷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环境法的价值定位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巨大的成功和满目疮痍的地球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所有的人包括法律人,都真切地意识到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代价是何等之大,从而不得不虑及当文明的列车高速撞向地球之后车毁人亡的可怕后果。于是,一个新的部门法——环境法诞生了。新生的环境法是用来应急的,各种各样的技术规范被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②不过环境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又开始重新思考。结论是环境问题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于是,各国纷纷颁布了环境保护

4、的综合法律,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和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均是这种理念的表现。③可是环境问题依然在加剧,从区域性的转变为全球性的,采取局部地域的措施显然无济于事。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人类不过是这一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意识到“人与自然乃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环境法,与奉行“人是万物尺度”的传统环境法相比,有了太多不同的价值判断。此时此刻,环境法开始转而研究法律的价值定位。在选择恰当的定位过程中,理想主义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出现了将环境法定位于伦理法的浪漫主义思潮。④-8-沿着整体主义的思路往下走的环境法,能走多远,又该走多远呢?关于此,学界争论不休

5、,基本形成了三个流派: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中心,不仅包括当代人,还包括后代人,它强调的是非个人主义的人类中心,对于某些过于直接、纯粹感性的偏好需要予以约束或节制。二、动物权利主义。这种主张以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为论证资源,要么认为动物因为有感觉和知觉,因此应该享有权利;要么以动物具有内在价值为依据要求法律将动物上升为权利主体。三、生态中心主义。其核心主张是生态中心平等主义,生态中心平等主义是指生物圈中一切存在物都有生存、繁衍和充分体现个体自身以及实现自我的权利。围绕以上三种理论又衍生出各种派别,但在与传统法律思想的交锋方面又团结一致。因为,以上环境法的每一种定位都是对传

6、统法律的超越。⑤传统法律理论认为,环境法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将一些道德上的诉求,比如当代人对后代人的关爱、人类对于动物的同情心、人与自然的情感和心灵的交流等,直接引入法律,不仅在理论上走入了误区,也会在实践中造成混乱,甚至有使环境法律虚无化的危险。这些善意的批评都极富建设性,它事实上是在提醒环境法学者,一定要在将道德与法律区分开来的基础上,再确定其价值定位。⑥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但是,最低的限度在哪里?正如美国学者富勒所言,当我们考虑法律的道德问题时,“可以把这设想为一根标尺。标尺的最底端是社会生存的一些最显而易见的要求,向

7、上延伸,则到达人类愿望的至高点。在这根标尺的某处有一根不可见的指针,它标出义务和美德的分界线”。传统法律理论对环境法的批判,其实质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道德诉求可以上升为法律规范;环境法所确定的义务和美德的划分在什么地方。⑦实际上,道德和法律都是人类意义体验的外化形式,所以法律在终极层面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对于道德的依赖。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在于,道德可以将更为高尚的追求作为规范,而法律则因为要借助于国家强制力来实施,所以必须体现最大可能的认同。□,法律对于价值的体验必须与多数人对于价值的体验一致,这决定了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