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医学系情况简介

美容医学系情况简介

ID:39661315

大小:61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8

美容医学系情况简介_第1页
美容医学系情况简介_第2页
美容医学系情况简介_第3页
美容医学系情况简介_第4页
美容医学系情况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容医学系情况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容医学系情况简介一、组织机构1999年经省教委批准,遵义医学院开始了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美容方向)本科招生工作,2002年5月21日经学院党委会研究决定组建遵义医学院美容系,2002年9月23日经过院务会研讨决定启用美容医学系印章,美容系机构设置如下:遵义医学院美容系下设:办公室、美容外科学教研室、美容中医学教研室、美容皮肤科学教研室、美容牙科学教研室。美容系、美容医院党总支书记李丽华、美容系主任张信江、美容系副主任、美容医院院长李大铁。二、师资数量与结构1、数量与结构美容系目前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0人;2、师资风采12我

2、系教师中有2人分别于2006年、2007年获得遵义医学院教学名师称号,5人获得遵义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得遵义医学院课堂教学评估优秀教师,1人获得大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优秀工作者,1人获得中国皮肤科优秀中青年医师提名奖。近年来获得遵义医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美容系主任张信江教授,男,54岁,硕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委,贵州省医疗美容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贵州省皮肤性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病学会贵州分会、中华医学美容学会贵州省分会常委及中国麻防协会贵州省分会理事,遵义医学院学术委员

3、会委员,《皮肤病与性病杂志》、《贵州医药》、《遵义医学院学报》及《中华实用皮肤科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近年来获贵州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贵州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贵州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2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遵义医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遵义医学院优秀教师、遵义医学院首届教学名师及遵义医学院优秀硕士生导师各1次。带研究生18名,其中已毕业13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1篇,其中有6篇论文被SCI收录。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

4、社、贵州科技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贵州科技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主编专著、教材12部,参编专著、教材10多部,主审专著3部。美容系副主任、美容医院院长李大铁教授,男,55岁,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医疗美容专业培训基地副主任、贵州省医疗美容从业人员资格审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第五届常务委员,贵州省激光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美容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特邀编委、《中国激光医学杂志》审稿专家。12在人民军医出版社、贵州科技出版社、

5、贵州民族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等出版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共16部。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激光生物学报》、《中国激光医学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等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遵义医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贵州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基本构成按以下课程模块和课程群来划分,共5个模块,18个课程群组成,其中必修课和选修课(限选、任选)见课程模块构成及进程表。教学计划基本框架1、本专业教学总学分为265.1,其中理论课程总学分为144.1,实践

6、环节教学学分为109,任选课程学分为12。实践教学学分占本专业教学总学分的比例为41.1%,其中必修课实验教学学分占必修课教学总学分的比例为29.6%。2、整个课程体系按课程模块进行。包括专业课程模块、思想文化课程模块、身心素质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隐性课程模块,其中必修课总学时3296,计182.9学分;限定选修课294学时,16.2学分;任意选修课514学时,28.3学分。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平均周学时26.6。3、毕业实习共安排52周。其中内科9周、外科9周、妇产科8周、儿科8周、美容皮肤科9周、美容外科9周。四、学科建设及硕士点121、重点学科

7、我系美容皮肤科学2007年9月被评为学院重点学科,该学科有四个研究方向分别是:1、皮肤分子生物学,主要是从事砷中毒致皮肤癌的机理研究。2、医学美容学。3、美容中医学,主要从事以下研究:⑴黄褐斑等皮肤病中药干预个体化研究。⑵脱发、白发中医药干预治疗个体化研究。4、皮肤免疫学(祥见有关资料)。课题:2004-2006年获得省攻关课题、省长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市科委、红花岗区科研基金15项,经费37.40万元。其中2004年11.30万元,2005年11.30万元,2006年14.80万元。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优秀论

8、文二等奖1项,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JInvestD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