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

ID:39666708

大小:676.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7-08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_第1页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_第2页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_第3页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_第4页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主讲:杨慧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1央行2007年四次加息11993.5.15各档次定期存款利率平均提高2.18%,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21993.7.11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32004.10.29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42005.3.17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52006.4.28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62006.8.19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72007.3.18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

2、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82007.5.19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调至3.0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调至6.57%。92007.7.2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调至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调至6.84%。102007.8.22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6.84%提到7.02%。2央行2007年内六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2006年7月5日上调0.5%至8%200

3、6年8月15日上调0.5%至8.5%2006年11月15上调0.5%至9%2007年1月15日上调0.5%至9.5%2007年2月25日上调0.5%至10%2007年4月16日上调0.5%至10.5%2007年5月15日上调0.5%至11%2007年6月5日上调0.5%至11.5%2007年8月15日上调0.5%至12%3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工具1.货币政策的含义2.货币政策的类型3.货币政策工具二、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1.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2.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3.我国

4、货币政策的紧缩效果不明显的原因4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06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07年经济工作任务: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1.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3.当前工作着力点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4.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

5、积极扩大进口。5.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5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财政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税收财政收入公债政府购买财政支出转移支付公债利息扩张性财政政策削减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刺激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政府开支,抑制总需求。财政构成财政政策分类6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工具1.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的政策。2.货币政策的类型(1)扩

6、张性货币政策,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上升。萧条时期采用。(2)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通货膨胀时期采用。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分析73.货币政策工具1)调整再贴现率—央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1)再贴现率(贴现率)的定义再贴现率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2)实施①萧条时,央行降低贴现率,商行从央行借款会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利率降低,投资需求增加。②通胀时,央行提高贴现率,商行从央行借款会减少,货币供给减少,利率

7、上升,抑制投资需求。(3)评价不具主动性,效果有限,不经常使用。8例:美国降低再贴现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7年8月17日宣布,将再贴现率下调0.5个百分点,即从6.25%降到5.75%,以帮助金融市场恢复稳定。起因: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全球股市震荡。92)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巨斧”(1)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定义是指央行规定的商行的存款准备金在活期存款中起码应占的比率。(2)实施①经济萧条时,降低存款准备率,增加商行准备金,增加货币供给量。②经济高涨时,提高存款准备率,减少商行准备金,减少货币供给量

8、。(3)评价:作用十分猛烈,视为“巨斧”。一般几年变一次。3.货币政策工具10(2)实施①经济萧条时,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促进投资和消费扩张,刺激经济复苏。②经济高涨时,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上升,抑制投资和消费,抑制通货膨胀。3)公开市场业务——最重要最常用的货币工具(1)定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政策。(3)评价:方便灵活,主动性,容易逆转。11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