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3 余角和补角.3.3 余角和补角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3 余角和补角.3.3 余角和补角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ID:39667454

大小:10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8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3 余角和补角.3.3 余角和补角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3 余角和补角.3.3 余角和补角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3 余角和补角.3.3 余角和补角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3.3 余角和补角.3.3 余角和补角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4.3.3《余角和补角》教案利川市凉雾民中刘海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2)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余角、补角性质的推导和应用,初步掌握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接触和体会演绎推理的方法和表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

2、获益.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认识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确定方位是本节课的重点.2.难点: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是难点.3.关键:了解推理的意义和推理过程,是掌握性质的关键.教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1)在一副三角板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2)已知∠1=36°,∠2=54°,那么∠1+∠2=?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90°.2.提出问题.(1)观察方格如右图中的两个角,你能猜想∠1+∠2等于多少度?(2)如果∠1=

3、144°,∠2=36°,那么∠1+∠2=?教师活动:打开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方格图.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180°.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移动∠2,使∠1、∠2顶点和一边重合,引导学生观察∠1,∠2的另一条边,观察到两角的另一条边成一条直线,验证学生的结论.二、新授1.余角与补角.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42页有关内容,并讲解余角与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º(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º(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注:讲

4、解余角和补角时,必须向学生说明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即∠1+∠2=90°或∠1+∠2=180°,同时强调∠1是∠2的余角(或补角),那么∠2也是∠1的余角(或补角).)2.巩固反思.(1)填空:①47°18′的余角是______,补角是_______.②∠α(0°<∠α<90°)的余角是______,∠β(0°<β<180°)的补角是_______.(2)已知一个角是它补角的3倍,求这个角.注:这两个例题讲解时,应通过师生互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思考后再讲解.3.余角与补角的性质.(1)提出问题:观察方格图,下图中∠1与∠3有什么关系?∠1与∠2

5、,∠3与∠4有什么关系?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演示方格图.学生活动:观察图形,小组交流观察的结果:∠1=∠3,∠1+∠2=180°,∠3+∠4=180°.教师活动:移动图中各角,对学生观察的结果进行验证,进一步提出问题:∠2与∠4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得出∠2=∠4.(2)说明理由: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以上从观察图形得出的结论,还应从理论上说明其理由,并讲解课本例1.例1.如上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写出说理过程,归纳性质.学生活动:完成课本分析中的问题,并

6、在教师指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余角、补角的性质.板书:等角的补角相等.师生互动:类比补角的性质,得出余角的性质.板书:等角的余角相等.三、五分钟测试1.如右图,∠EDC=∠CDF=90°,∠1=∠2.(1)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哪些角互为补角?(2)∠ADC与∠BDC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ADF与∠BDE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并进行小组交流和自我评价.教师活动:巡视学生完成练习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进行讲评.2.认识方位角.提出问题:课本第143页例2.如下图,货轮O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时,在它北

7、偏东40°,南偏西10°,西北(即北偏西45°)方向上分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客轮B、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课本图3.4-10(1),讲解方位角和表示方位的射线,在学生完成题中的问题后操作多媒体演示画图过程.注:讲解时应讲清楚方位角是以正北或正南方向的射线为一个角的始边,而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的射线是角的另一边.学生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画出问题中的每一条射线.3.知识拓展提出问题:小宁从A地向东北方向走62米到B地,再从B地向西走56米到C地,这时她离A地多少米?在A地的北偏西多少度?画出图形(用1

8、cm表示10m),然后用刻度尺和量角器进行测量.(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