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

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

ID:39679445

大小:1.01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09

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_第1页
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_第2页
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_第3页
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_第4页
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弓长林源摘要青藏高原在第,四纪期间大面积大幅度的上升不仅对我国三级阶梯式大地形结构的,由于它对大气层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而成为现代东亚形成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季风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现代东亚季风形成于第四纪初期并在高原阶段性上升和全球。高原的上升,时我国第.气候冷暖变化的综合影响下不断发展四纪古地理环境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使之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特别是西风气旋带影响地区的显著特点。作者认为,全球冰期时,中国东部低纬度低海拔的。山地是形成不了冰川的一、高原上升前我国第三纪古地理梗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也是一个在第四

2、纪期间才迅速崛起的高原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对一高原地区的自然面貌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对包括我国其它地区在,。内的整个东亚的第四纪环境演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大因素为了充分认识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先了解我国第三纪古地理状况一,,,,老第三纪时在地壳长期稳定和气候炎热的条件下地表遭受长期剥蚀到末期,。当时气候受行星风系支配,.,我国也和全球陆地一样进入准平原化阶段在温暖条件下。,气候带很宽广(图1)根据全球下第三系沉积岩相带的分布特征刃移时的副热带高压脊呈纬向分布(由于后期地轴倾角发生变化,现在在我国境内为北西西向)‘。在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r3’这一

3、沉积带受中形成了一套紫红色含石膏岩盐的碎屑岩沉积新世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东部被印度板块向北西的运动推移了纬距“,大约5左右而达今日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可可西里(老第三纪断陷盆地)的位置。,。对于老第三纪干燥带这段畸变显然是不能用地轴倾角的变化来解释的在这个干燥,。,带的控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在唐古拉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则为湿润的热汇4’。,。带气候该山脉从那时起在古自然地带上就成为我国西部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上新世时(图2)青藏地区开始上升帕米尔高原形成青藏地区的西部和南疆,。一带处于西风气流的焚风环境下而变得比较千燥形成含石膏地层但此时的干燥与老本文

4、198丈年3月23日收J嗯“Z”图1中国老第三纪末期自然地带及副热带高压带字形畸变图143、:、:1;五湿热的热带;五亚热带卫一干热亚热带(荒漠内陆钦湖)一半干卜.。3。a.当时的经纬线;b副热带高压带边界;五一热湿的亚热带旱亚热带’叫.1。旦夸可{心一甲夕1!一、一飞.嘴州耀{又钾溯堤:Jl、、、、一二曰.口退匕户闪、__司.左/搜仔戈亮一之厂犷月右一}臼兮万⋯口川汤红!!{瞥!!怜},沃}一{口尸、‘到娜144图2中国上新世古地理略图’、:;;:。.;:井热带和南亚热带工一湿润的工一半夕翩闰的五中亚热带和{匕亚热带卫,;五:;。;班、。一暖湿的一暖千的五一高原暖干的暖温带

5、1一三趾马动物群分布。区;:2;3古季风一冬季风一夏季风第三期青藏高原上升对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影响145。。,第三纪的干燥在成因上和程度上是不同的我国早先的纬向气候带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一时期北方广泛分布的保德红土和三趾马动物群在整个欧亚大陆呈东西向带状分布,。表明纬向地带性系统虽有变化但仍基本保持着根据上新世红土色调的差异和石膏等易,,溶盐类的有无与多少可以看出在我国北方的东西两部分(即华北和西北)气候条件,,。已有分异;在温度和湿度上都有些差别东部热而稍湿向西逐渐过渡为干热但这并,,不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现代东亚季风已经形成的证据而是距离海洋远近所引起的差异。因为此时整个东亚

6、的纬向环流型式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根据近年来对青藏高原的研究上新世时高原面的平均高度大约100米西藏,境内三趾马动物群的发现夷平面上的上新世古岩溶和灰岩上发育的红色土型古风化6’、1,此期沉积物中长石等不稳定矿物的缺乏和以高岭石壳水云母为主的粘土矿物组’”’;’7〕‘’,合高山栋化石和抱粉组合特征等等均表明唐古拉山以南为半湿润的热带气,avann“)。候与非洲现在的半湿润热带萨瓦纳(Sa)景观相似山间盆地当时的气候条,,,,,件由此类推年平均气温大约在24一28℃年降雨量为100一1500毫米分别高出现,,。,在27一31℃70一120毫米在华中和华南一带同老第三纪

7、干热情况相反气候变得很,。,湿润生长着喜暖湿的热带和南亚热带植被在广西和广东等地形成了最高一级灰岩溶。,洞长江流域和华南的湿热气候与青藏高原的湿热气候带连接起来构成了我国南湿北。、干的气候格局(这种格局可能在中新世就已出现)由欧亚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的热荣,。,,力差异引起的古季风气候造成了上述格局(图2)在北方温暖千旱草原植被得到空前发展,有草原型的三趾马动物群生活于.辽阔和缓的地面上。上新世红色风化壳,。在我国广泛发育青藏地区也不例外这表明我国当时西高东低的地势对照性尚不甚明,。显为又一次地貌夷平时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