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本质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的本质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ID:39680055

大小:9.46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7-09

认识的本质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_第1页
认识的本质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_第2页
认识的本质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_第3页
认识的本质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_第4页
认识的本质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的本质与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国17世纪哲学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像芦苇一样,但人又很强大,成为万物之灵长。”第六讲认识的本质及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教学概况教学要求:了解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基本观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揭示,并通过讲授,使学生理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以及旧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区别。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教学难点:认识的本质教学方式:教授+讨论教学时数:4学时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一)实践的含义及实践的主体与客

2、体1、实践的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它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2、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作用的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方案,实际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二、1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

3、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需要决定认识产生2、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一、3.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3、实践为认识提供可能拟建的商业空间站内部图拟建的商业空间站外部图俄国企业将建太空旅馆吸引太空游客(2010/09/30来源:环球网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大林寺桃

4、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一、3、未来科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二、17、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题工程完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

5、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定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设计智慧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B、要尊重群众的实践需求C、不要对自然事物作任何改变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应认识是什么?二、认识的本质(一)唯心主义先验论:感觉和思想→物先验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1、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主观自生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王充驳斥“生

6、而知之”的天才论“灵魂回忆说”认识来自物质世界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来自所谓神的启示,是天上掉下来的。2、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二)唯物主义反映论:物→感觉和思想反映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亚里士多德——蜡块说洛克——白板说1、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直观、消极、被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辩证、积极、能动既继承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性,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一,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主体客体化——通过改造客体的活动,客体的特性、本质和规律转化为人的知识、技能等,

7、充实和发展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主体自身也得到了改造。客体主体化——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将客体改造成自己所需要的对象,主体的意愿、知识、能力等传递到客体中。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揭示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三,主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三大特点一、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感性认

8、识理性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