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版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版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ID:39688806

大小:186.0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9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版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版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版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版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版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版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答案必须填涂在机读卡上。)24.春秋时期,大国打出“尊王”的旗帜争夺霸主地位,挟天子以号令其他诺侯;战国时期,诸侯不再尊崇周天子,自行称王并互相攻伐兼并。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集权日趋瓦解B.统一趋势逐渐增强C.贵族政治已经崩溃D.宗法体系受到冲击25.学者冯天瑜认为,中国古代,除武则天(624—705)一例之外,从未有女性称帝者,偶有女后专权,则被视作异常,遭到朝野非议和史家抨击。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男耕女织的自然分

2、工B.宗法伦理观念根深蒂固C.皇权至上的不可僭越D.儒家忠君思想源远流长26.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7.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在许多重大问题中,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甚至多次出现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前赴后继、持续极谏的场面。明代言官这些行为A.说明言官政治地位

3、高于百官B.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C.奠定了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D.表明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28.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B.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C.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D.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29.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9-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

4、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A.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30.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目的很可能在于A.开启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B.抛弃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C.希望引起清政府对边防安全问题的重视D.推动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31.根据刘望龄先生的研究:“检阅湖北报刊

5、,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A.湖北群众缺乏文化,只知反满B.清政府成为矛盾的焦点C.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D.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32.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中国正处

6、于社会转型之中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33.新文化运动期间,李大钊发表了《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提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两种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李大钊A.反对东方文化崇尚西方文化-9-B.主张在中国大力推行理性与人文主义C.混淆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界限D.主张纠偏当时激进的文化观念34.图6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宣传画《工人、农民暴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这一作品A.说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

7、成B.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力C.奠定了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D.反映出红军宣传具有通俗性35.抗战时期,日军在沦陷区改革教育体制,缩短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习年限,增大初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中的比重;日军这样做是便于实现其同化政策的阴谋。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D.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1.(25分)“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

8、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材料一: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