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奥鹏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ID:39690171

大小:21.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9

奥鹏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_第1页
奥鹏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_第2页
奥鹏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_第3页
奥鹏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奥鹏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

2、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师)教教材(上的内容)给(学生);“用教材教”,即(教师)用教材(上的内容)教(给学生)。除了语法上稍有变化外,表达的意思上并无太大区别。从现在流行的“理念”层次看,什么是“教教材”,也许就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那种;什么又是“用教材教”,也许就是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实际灵活处理、调整、重组教材的那种。在我看来,这样的理念纯粹是文字游戏,关键看你怎么理解。在我眼里,“教教材”有三种境界,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其为最高境界;根据教材设计意图教

3、教材,其为较高境界,教教材上的知识、方法、技能,其为一般境界。很明显,“用教材教”要体现的理念早已包含在“教教材”的最高境界之中了。“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出、倡导,无非是提醒老师不要信奉教材,不要把教材当圣旨,不要过于崇拜教材,要根据“教”和“学”的实际调整教材,要……,简言之就是“活用教材”。一个“新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实这个理念就是“活用教材”,把教材用活,通过“活用教材”使学生“学活”。这样的理念更简明,更实在,更容易使老师们理解、把握。也许,这样的说法有点“过时”,有点“老套”!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罢,首先要把握教材,这是“活用教材”的前

4、提。所以,教师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当前用教材教的问题:随意删减教材、随意改编教材,那是不可取的。所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了解它在小学阶段所处的地位,前后的联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是每个教师教学前的必修课。其次,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活用教材”的保障。处理教材,并不是那么简单地事情,教师也要有这样的能力,不要赶时髦,学新潮,“活用教材”不仅仅是跟着感觉走。再次,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这是“活用教材”的落脚点,也是根本目标,即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不管如何“活用教材”,关键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脱离了这个前提,“活用教材”只能

5、停留在“形”上,永远也抓不住“活用教材”的“神”。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2.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答:1.基于生活2.内含问题3.注重形象性4.溶入情感5.体现学科特点。3.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6、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

7、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十年的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实行百分制的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周武在充分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在过去,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孩子们排名。而家长们则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几,搞得他们压力很大。

8、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