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说课稿

水龙吟说课稿

ID:39695004

大小:38.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9

水龙吟说课稿_第1页
水龙吟说课稿_第2页
水龙吟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龙吟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分别安排了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唐诗、宋词共三个单元的经典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词,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婉约派柳永和豪放派苏轼的词,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后面学习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婉约派李清照的词作,所以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2、.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感受词人的独特形象及词人的复杂丰富的情感。  3.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特别是用典的抒情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品味词人形象。2、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掌握本词的抒情方法。依据:形象是诗词的核心,品味形象是打开诗词鉴赏大门的钥匙,而品味形象要依靠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实现,而非教师机械灌输;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而抒情的技巧灵活多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学好这一特点对学好其他诗词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教学难点:1、深入感受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2

3、、理解本词用典的深刻内涵及用典抒情的表达效果。难点的依据:本词的情感深沉复杂,需要在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和词人人生经历的基础才能有深入理解,而用典是辛弃疾词作的一个显著特色,特别是较多典故抒发情感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四、说教法和学法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本课通过自读,初步感受词人独特形象;通过品读,结合时代背景及词人经历深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课稿赤城一中李霞一、说教材(一)、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选取

4、了宋代四位大家的八首词,文学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分析比较婉约派和豪放派在词的取材、境界和情感方面的区别。《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主要以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乡关之思为主题,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下阙用了三个典故,借典抒情。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对豪放派的风格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品味词的语言,体味词的意境美。”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理

5、解用典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教学难点:作者的爱国之情及思乡之感(三)、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我校的学情。我校的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较差,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因为高一此前已学过古典诗词,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风格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及学生情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2、领略辛弃疾的豪放风格,感受他深沉悲愤的爱国之情。

6、能力目标:1、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通过解读典故去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情感目标: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教育学生胸怀大志,热爱祖国。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词人形象,饱含着词人复杂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表达又使用了多种表现技巧来实现。因而我确定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讨论---鉴赏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才能获得成功。叶圣陶先生也说:“‘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授之于

7、鱼”,更要“授之于渔”。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据此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感情。2、提问讨论法:设计问题,师生互动。3、点拨法:指点迷津,感受技巧。4、想象鉴赏法:想象画面,体会意境5、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知识延伸。(二)学法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不论是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是人文情操的熏陶,都离不开学生个体的参与,离不开学生自主的体验。它使语文学习不仅属于知识理性范畴,更扩展到情感、心理和人格的领域。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