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ID:39702979

大小:284.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9

中国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_第1页
中国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_第2页
中国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论文选萃本栏目责任编辑张越中国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姜松华姜茜(三江学院艺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和传统,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字更是蕴涵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本文将探讨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把其精神与形式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之中,刨造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关键词:汉字、标志设计、传统文化一、汉字的起源发展(一)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我国先民的独

2、特创造。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是表达汉语言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它由象形文字从图形逐渐演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考古发掘中,人们发现距今5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时期,有部分陶器上有了某些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或图形符号,这可能是汉字最早的萌芽,也是中华文明的端倪。我们据此可以推测,汉字有可能形成于夏代中期,即大约距今4000年以前。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汉字使用状况混乱,出现

3、了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情况,给信息的传达带来了不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将小篆作为统一文字在全国使用,相比之下,这种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的确简化了许多,但仍有些烦琐,于是社会上逐步流行起了一种较为简练的字体——隶书。到了三国时期,魏国人钟繇又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简洁而美观的文字——楷书。从此以后,汉字就确立了它的方块形态,开始有了问架结构。之后人们又陆续创造了草书、行书等各种各样的字体,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汉字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新中国成立后,汉字更是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期间,中央政府

4、作了一系列改革文字的决定,对于一些笔画过于烦琐的汉字进行了大胆简化,易识易记,欲通过改革,使人人都能识汉字、用汉字,这在我国汉字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促进了汉字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及港澳等地区则继续使用未经改革的汉字,形成了今天繁、简体汉字共存的局面。(二)汉字的精神意义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形体经历了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完整的文字体系,符号性也越来越强。汉字具有独特的表意方式,它的构成离不开“六书”,即为象形,指事,谐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是汉字最为重要的特征,它是指模仿自然中的物形,并加以抽象的提炼,用

5、简单的笔画书写构成的。在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人合一”观念下,我们的祖先将对大自然、对社会的认知,完整地升华为文字。我们的先人们能够从自然物体中发现美的形式,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用归纳简化的方法,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数量庞大而生动优美的文字符号体系,从而缔造了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自初创起就携带着大量的信息和情感,具有代表性的图形特征。它不同于西方的拼音语言,汉字不是纯粹的语言记音符号,不是一种记音的语言技术性表达,也不是单纯无意义的符号,汉字本身就是意义,就是文化,我们的汉字以其表意性书写直接承载着丰厚的汉文化民族精神及其文化内涵。汉字是

6、与中国文化传统及其民族精神血脉不可分离的整合体。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像中国的汉字那样历尽沧桑而又能延续到今天。作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文字,汉字保存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丰富的文明记录,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古埃及5000年前的圣书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后来消亡了: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也有5000年的历史,但在公元330年后,它也消亡了:历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还有玛雅文、波罗米文等等,唯有中国的汉字保存到今天。我们相信,直到人类存在的未来,它永远都会散发出那迷人的魅力。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anddesaussure)在讨论文字符

7、号的任意性概念时,为人类的符号性书写划定了两种文字系统:表音文字系统与表意文字系统。前者指西方的拼音语言,后者指东方的汉字语言。汉字以它特殊的形体结构向人们展示出写形和表意的双重意义,并同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的联想并可延伸出更多的涵义。古诗词中的一个汉字甚至言简意赅到可以用一篇文章来叙述。“愁”字就是其中一例,它以其含蓄朦胧的韵昧。为历代的诗人词人所青睐。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把一个国破被囚、触景伤怀的亡国之君的失国之痛、故国之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威为千古流传的佳句。

8、汉字以其书面语汇和书面语法直接打造了汉字思维下的中国文化传统。汉字是中国汉语使用者的思维形式,汉字思维的意象性决定了在中国文化传统内部没有构成体系化的形而上学。因此,汉字传统文化在道家哲学那里体现为一种诗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