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资料

ID:39703136

大小:7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9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资料_第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资料_第2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资料_第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资料_第4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心理学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3、教学监控能力4、学习动机5、学习迁移6、心智技能7、创造性8、自我意识9、品德10、心理卫生二、简答题1.简述个体心理系统。2.心理过程包括哪些内容?3.简述心理特征。4.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7.简述教师效能感的影响因素。8.教学反思的过程有哪些。9.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10.大学生学习有何特点?11.简述学习动机的类型。12.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13.学习迁移有哪些类型。14.影响学习迁移因素有哪些?15.如何促进学习迁移?16.大学

2、生思维有何特点?17.简述教材直观。18.大学生记忆品质有何特点?19.遗忘有何规律;如何增强记忆?20.简述知识的结构。21.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过程有哪些?22.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23.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24.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25.品德的结构有哪些?-10-26.简述非正式群体。27.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28.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29.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30.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三、辨析题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你对此论有何看法?2、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

3、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法?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4、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能力和素质。5、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利外。你对此论有何看法?6、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这句话有道理吗?7、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

4、会越好。你对此论有何看法?8、“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9、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10、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是领会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掌握的首要环节。你对此论有何看法?1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由此,我们认为复习的次数越多,复习的效果就越好。你对此论有何看法?12、“为创造而教”,应该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你对此论有何看法?13、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14、一名大学生如果对自己各方面都很满意,觉得自己非常出色,那么就达到

5、了自我悦纳的程度。15、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16、某些青年教师缺乏责任感并非品德问题,管理者对此不必多批评。17、有些大学生常进行老乡聚会易形成各种帮派,不利于学校管理,必须对之加以限制。18、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要做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19、学生只要没有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就可以被认为是心理健康。20、辅导员在指导大学新生时着重解决他们的想家问题就行了。四、论述题1、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论述应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2、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什么特点?论述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10-3、教材直观有哪几种?谈谈在实际教学中他们的优缺点主要体

6、现在哪些方面?4、结合知识遗忘的过程与特点,试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5、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又有哪6、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试论述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7、大学班集体的作用和类型有哪些?试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班集体的凝聚力?8、如何理解非正式群体对大学班集体的影响?试论述如何协调大学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9、试论述新入学的大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心理适应问题,如何尽早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适应期?10、什么是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

7、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3、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4、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5、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6、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