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件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件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ID:39706475

大小:20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9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件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1页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件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2页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件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3页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件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4页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件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件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成长的历程复习要点:识记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作者作品。2.积累文章中重要的知识点3.学习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解答问题和写作文。4.积累文言文知识,会背诵默写《童趣》。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直视太阳,能清楚地看见最细微的事物,(我)见到微小的事物,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天成群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就果真像变成白鹤一样;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累得发僵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

2、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比作树林,把虫蚁比作为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里浏览,安适愉快十分满足。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家伙,拔山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时年

3、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蛤蟆,用鞭子抽打了它几十下,把它驱赶别的院子去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童稚藐小土砾鹤唳云端yí___然称快凹者为hè___làihámɑ答案:zhìmiǎolìlì怡壑癞蛤蟆2、把词语和相应的含义连线。明察秋毫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怡然自得比喻为人十分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3、《童趣》节选自_____________,此书为________体散文,作者是清代文学家_________。答案:《浮生六

4、记·闲情记趣》自传沈复自学检测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1)项为之强(2)故时有物外之趣(3)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4)兴正浓(5)又留蚊于素帐中(6)鞭数十,驱之别院答案:(1)通“僵”,僵硬的意思。(2)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3)正(4)兴趣(5)未染色(6)鞭打5、指出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2)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答案:(1)比喻、夸张(2)比喻6、第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它与其他各段是什么关系答案:第一段总领全

5、文,引出下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下文具体描写“物外之趣”,因此第一段与全文是总分关系。7、文章描写了哪些事,展现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答案:三件趣事:观蚊飞鸣、观察花台草木、观虫斗鞭打蛤蟆。难点突破——一词多义:为: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因为当作被能力提升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B、《童趣》一文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展示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力。C、《童趣》一文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D、《童趣》的作者沈复,是明代文

6、学家。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1)“能张目对日”写出了我的淘气;“鞭数十”写出了我的残暴无常。()(2)“必细察其纹理”中的“必”和“细”写出了喜欢观察“藐小之物”的特点。()(3)从“神游其中”一句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富有想像力的孩子。()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3)项都正确,(1)项错误,鞭数十”写出了我的爱憎分明。3、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解释有一处错误的是()A、昂首观之(观看)作青云白鹤观(景观)B、余忆童稚时(时代)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候)C、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

7、(把)D、以土砾凸者为丘(当作)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认为)答案:(1)√(2)√(3)х4、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①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我的看法:②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我的积累:答案:①以一颗爱心和一双慧眼去感受观察人生,从平凡的生活中见出不平凡的情趣(合理即可); ②(

8、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