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39718860

大小:122.5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7-10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工匠之美世界中,“工匠”既要“创物”(包括发明、创造、设计等)以弥补自然的缺失,还要“制器”(制造、生产)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及其相关需求,更要“饰物”以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或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等,是三位一体。由此而言,依据现代社会分工,“工匠”既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也是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还是艺术家和美化师等,是多重身份或职能的统一。。

2、手艺工匠在自然经济时代创造了男耕女织的手艺美学图景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机械工匠在工业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机械化大生产的机械美学图景与全新的人造生活方式。数字工匠在虚拟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高情感化智能的数字美学图景和后人类新生态生活方式。大国工匠,则是工匠各个历史形态审美典型化,突出了“工匠”对于国家强盛和人类社会福祉的决定性价值和意蕴。制器尚象,工匠之美的原则。作为中华美学基本范畴,“象”在工匠之美中更有其特殊意义。一般而言,工匠造物的结果是一定形体的器物,但真正意义上的“器”,不在于“形”(实存性、物质性),而在于“象”

3、(精神性、情感性),而“象”内涵着“意蕴”“智慧”等,是工匠的技术原则(巧)和艺术原则或审美原则(饰)的高度统一(《说文》“工,巧饰也”),同时也是中华易学美学传统具体化。五材并用,工匠之美的智慧。“五材”既指世界构成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也指人类的五种德性(勇、智、仁、信、忠),还指工匠活动的五种具体材料(金、木、皮、玉、土)。“五材”是一种虚指,是指自然之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以及人类智慧回应大自然的强度。“五材并用”是工匠之美的智慧。技进于道,工匠之美的创新。“技进于道”在于工匠的传承与创新,在于庖丁(工

4、匠)技艺高超之“神遇”状态。“道”不远人,存乎“匠心”。工匠之美的创新使得“工匠之美”超越“工匠”而进入更为广阔的视域,从而赋予了工匠更为神圣的美学或宗教价值(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器以载道,工匠之美的哲学。如果说技进于道,还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神秘性质的美学样态,那么器以载道,则更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了。百姓日用之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日常性”“普适性”,具有一种强大的行为规范作用。很自然,器物承载着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观念、思想和方式。无论是古建筑的上栋下宇,还是传统服饰的天圆地方,无不显示着“器以载道”的工

5、匠之美的哲学价值。(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7月25日第07版)-1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工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但对国家强盛和人民福祉均有贡献。B.“五材”指五种物质和工匠活动的五种具体材料,又指人类的五种德性,更倾向于物质层面。C.现代社会里,“工匠”本来就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艺术家等。D.为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工匠”就要“创物”“制器”和“饰物”,达到三位一体。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6、分)A.文章以工匠有美为立论前提,依次论述工匠角色美、作用美、美的原则和美的智慧等。B.本文论述了工匠的角色和工匠的历史作用之后,转而论述工匠之美,层次分明。C.作者用“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句话补充证明工匠之美的创新有其意义和价值。D.本文在论证上主要采用理证法,论证有逻辑,有思想;语言简洁明了,却富有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器的精神性和情感性,可能比实存性和物质性更重要。B.技进于道,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又神秘的美学样态,与器以载道截然不同。C.“五材”既指物

7、质层面,又指精神层面,是“虚指”,“五材并用”是工匠之美的智慧。D.工匠之美的创新可能让“工匠之美”超越“工匠”,赋予工匠更为神圣的美学或宗教价值。(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被风吹走的快乐刘国芳他看见一个快乐的女孩,女孩看见一个人,笑着,又看见一个人,也笑着,再看见一个人,仍笑着。一句话,女孩看见所有的人,都面带笑容。那地方是公园,公园隔壁是一所大学。他估计,女孩是大学里的新生。公园和大学有一条路通着,这样,就有很多大学生喜欢到公园来。他几乎每天都到公园里锻炼,这样,他就有

8、机会再见着女孩了,而且不是偶然见着,是经常见着。女孩见了他,还那样笑着。多见了几次,他和女孩就有些熟悉了。一次笑过后,他问起女孩来,他说:“小姑娘来自哪里?”-15-女孩说:“江西。”他说:“江西哪里?”女孩说:“资溪乌石。”他知道乌石这个地方,知道那是大山里。他听了,当即愣在那里。女孩来自贫困的山区,家里的经济状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