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ID:39722793

大小:1.6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0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一上期期中考试物理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理量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是()A.质量B.时间C.速度D.路程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以下正确的是(  )A.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

2、变化时,可以不受外力的作用D.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进行验证3.关于力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B.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弹力的作用C.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D.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效果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4.图(a)中小明用6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1,图(b)中小明用100N的水平力恰好要推动木箱,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2,图(c)中小明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f3,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300N,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c)(b)(a)A.60N,100N,90N

3、B.60N,100N,300NC.0N,100N,90ND.0N,100N,300Ny/mx/mABO5.如图,在竖直平面建立了一个直角坐标系x-y,一个小球从A点水平抛出,恰好运动到B点,图中曲线为小球运动轨迹,忽略空气阻力,已知A点坐标(0,4),B点坐标(3,0),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方向竖直向下B.小球运动的路程为5m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大于平均速率D.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小于平均速率6.将一个大小为2018N的力进行分解,以下四组可能正确的是()A.,B.,C.,D.,ACDB7.如图,轻杆BC一端用铰链固定于墙上,另一端有一小滑轮C,绳子系着重物D绕过滑轮5C

4、固定在墙上的A点,滑轮与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已知重物质量为,系统平衡时绳子张角,此时杆中弹力大小为()A.B.C.D.AFB8.如图,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墙壁对A有弹力作用B.墙壁对A有摩擦力作用C.B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D.A对B有摩擦力作用甲2t/sv10乙9.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后两条图线重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间距离越来越小B.甲乙间距离越来越小C.末甲乙间距离达到最大D.末甲乙间距离达到最大10.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

5、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则木楔两侧产生推力N的大小为()FθA.B.C.D.11.如图,三个质量均为的木块用两根劲度系数均为的弹簧连接,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竖直向上缓慢提升最上面的木块,直到最下面的木块刚好要离开地面,在此过程中,最上面的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B.C.D.12.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表面粗糙的三角形斜块,斜块顶端装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

6、斜块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A.轻绳对Q的拉力变小B.三角形斜块对Q的支持力变小C.三角形斜块对Q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D.地面对三角形斜块的支持力不变一、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13.下列有关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把物体看成质点,是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方法B.手压桌面,为了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应用了微元法的思想C.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

7、量关系的实验中应用了理想实验法乙球vt甲球14.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F5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即F=kv(k>0),且两球的比例系数k相等,如图所示为下落时两球的v—t图象,两球着地前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甲球质量更大B.乙球质量更大C.甲球先着地D.乙球先着地F15.如图,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与小球相连,用方向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拉着小球缓慢向右上方移动一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