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

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

ID:39723330

大小:1.6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10

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_第1页
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_第2页
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_第3页
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_第4页
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色新闻业本节主要内容:一、黄色新闻的起源、发展、高潮和结束二、普利策《世界报》与赫斯特《纽约新闻报》的黄色新闻之争三、黄色新闻主要特征四、黄色新闻的影响与评价思考题:1、黄色新闻是一种什么样的新闻?2、如何评价黄色新闻?3、请分析黄色新闻出现的历史原因?黄色新闻定义: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目的的新闻报道。yellowjournalism起源:1895高峰:1898第一部分:黄色新闻的由来--黄孩子(YellowKid)(一)、起源:“黄色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1897。

2、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之间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界报》以严肃的报道言论结合煽情主义策略,取得巨大成功。赫斯特为在竞争中迅速取得优势,将便士报时代的煽情主义传统发挥到极致。他以金钱购买新闻,大量报道犯罪新闻与社会丑闻,大量应用触目惊心的新闻图片,并煽动贫苦人群发动民权运动。(二)发展为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赫斯特重金将《世界报》星期日版的全班人马挖至《纽约新闻报》,其中包括著名专栏画家理查·奥特考特。奥特考特在《世界报》

3、的著名漫画专栏“黄孩子”也移至《纽约新闻报》。“黄孩子”是奥特考特所创作的著名连环画系列,主人公为一仅有几根头发、没有牙齿的小孩,穿着一件又长又大的黄色衣服,到处游荡,发表观感,在当时的纽约很受欢迎。“黄孩子”被《纽约新闻报》挖走后,普利策十分恼火,他重新聘请画家乔治·拉克斯继续在《世界报》续画“黄孩子”,并将赫斯特告上法庭。于是这场争夺“黄孩子”的战争在整个纽约引起轰动,两报借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大肆策划刺激性报道,争夺受众。彼时的《纽约客》的著名记者华德曼将两报的新闻报道风格戏称为“黄色新闻”,很快被人们接受并沿用至今,成为专门的新闻学学术用语。玛塔.海

4、丽被枪决黄色新闻典型案例电影《魔女玛塔》本片改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风靡全球的真实间谍故事,讲述了1917年德国的女间谍玛塔·海丽前往巴黎从事秘密任务的故事。(三)黄色新闻高潮美西战争-1898原因:新老两个帝国的争斗诱因:1、派速写画家雷明顿前去古巴采访“哈瓦那.雷明顿,请留在古巴。你提供图片,我提供战争”。---赫斯特2、“公使信件”3、“缅因号事件”《纽约新闻报》关于“公使信件”、“缅因号事件”的煽情报道《纽约新闻报》在刊登“公使信件”的头版上冠以通栏大标题:有史以来对美国最大的侮辱关于“缅因号事件”报道的标题:缅因号战舰被敌人可怕的秘密武器拦腰炸

5、断炸毁战舰缅因号是敌人所为全国战争狂热干涉义不容辞刻不容缓高潮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是黄色新闻进入高潮的开始。1899-1900年达到最高峰新闻学和历史学史上有一种观点认为黄色新闻是美西战争的原因,甚至认为如果没有黄色新闻的煽风点火,美西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虽然美西战争原因众说纷纭,但黄色新闻不择手段以追求耸人听闻的特征,在美西战争中表露的淋漓尽致,发挥的登峰造极。赫斯特和普利策也因对战争煽风点火式的报道和鼓吹而饱受非议。黄色新闻的典型特征: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捏造访谈记录和新闻报道,采用易于引起歧义的标题和版式大量采用未

6、经授权或真实性可疑的图片报道内容流于肤浅标榜同情“受压迫者”,煽动社会运动(四)黄色新闻大战落幕普利策后来对《世界报》在美西战争中的煽情做法深表后悔,备感内心谴责,并退出了黄色新闻大战但赫斯特并没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1901年,赫斯特因支持落选总统的共和党领袖布莱恩而公然在《新闻报》上煽动刺杀总统麦金莱。同年9月,麦金莱遇刺身亡,,《新闻报》销量大跌。从凶手的口袋里搜出这份《新闻报》。赫斯特随即遭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1906年,赫斯特不得不将《新闻报》解散,创办新的《美国人报》。随着《新闻报》的退出,黄色新闻逐渐衰落。第二部分:影响总体上看,“黄色

7、新闻”作为一个报道流派,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却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内本茵和霍恩松(2004年)认为,黄色新闻“兼具了好新闻应该具有的所有品质”,同时也明确了“草根的人民主义者对既定的团体和政府精英的批评”,因此黄色新闻被认为是“另一个公共领域”。据统计,当时三分之一的大都市报刊都成为不折不扣的黄色报刊,这股黄色新闻浪潮不仅席卷美国,而且蔓延全世界,连一向正统的路透社都开始“对失事、火灾、爆炸、惊人的犯罪活动、暗杀及名人去世进行专题报道。”第三部分:评价(一)消极意义:1、“黄色新闻”的煽情主义宣传,大大降低了新闻事业的水准

8、,践踏了长期以来新闻界一贯奉行的最高准则——真实性原则。在追求利润、追求发行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