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启示录(十):“抱团”启示录,那些年我们一起抱过的团

A股投资启示录(十):“抱团”启示录,那些年我们一起抱过的团

ID:39740458

大小:317.74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7-10

A股投资启示录(十):“抱团”启示录,那些年我们一起抱过的团_第1页
A股投资启示录(十):“抱团”启示录,那些年我们一起抱过的团_第2页
A股投资启示录(十):“抱团”启示录,那些年我们一起抱过的团_第3页
A股投资启示录(十):“抱团”启示录,那些年我们一起抱过的团_第4页
A股投资启示录(十):“抱团”启示录,那些年我们一起抱过的团_第5页
资源描述:

《A股投资启示录(十):“抱团”启示录,那些年我们一起抱过的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正文目录一、序言:“抱团”与机构投资者的基本特征31、什么是“抱团”32、“抱团”现象的出现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3二、第一次抱团:金融的黄金时代51、起因——货币增速的高企52、抱团金融——那些年真正的成长股83、疯狂530——“抱团-申购”正反馈第一次显现威力94、“四万亿”与最后的抱团105、金融的美好时代抱团瓦解11三、第一次消费抱团131、思维的转变132、第一次消费挖坑153、坚定的抱团消费154、第一次消费抱团的瓦解17四、信息科技的抱团与“移动互联网浪潮”191、信息科技板块的崛起192、拥抱新产业趋势和并购213、“抱团-申购正反馈”与信息科技估值溢价224、抱团瓦

2、解:又一次意外的触发24五、第二次消费抱团251、七年后的镜像252、两次错过消费的“假摔”273、抱团什么时候会瓦解?29六、总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321、抱团的历史总结32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2、九点启示33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一、序言:“抱团”与机构投资者的基本特征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的特殊阶段,使得中国经济中,传统基建、消费升级、科技发展、金融扩张同时存在,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并存的格局。因此,印射到A股,四大板块——周期、金融地产、消费、科技(主要是TMT),所体现出的机会是轮动的。除了周期板块往往股价波动比较快,投资者很难较长期限内持有,而金融地产

3、、消费、科技是机构投资者愿意持股的主要板块。因此,A股出现了抱团轮动的特征。本文就“抱团现象”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未来的投资有一定的启示。1、什么是“抱团”何为“抱团”?抱团是抱团取暖的简称,意思是所有参与者不断加仓某一个板块,到后来集中持有某一个板块,不轻易进行调仓换仓。本文中,以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作为代表描述,以持续加仓某一个板块至接近或超过30%,并持续持有超过两个季度以上,称为“抱团”。由于机构分散投资的要求,持有一个板块超过30%算是比较高的集中度。2006年,随着公募基金和保险机构的不断壮大,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2006年以后,大概出现了四波非常著名的抱团。

4、分别是:Ø2007-2009年加仓并抱团金融地产,我们称之为“金融的黄金年代”Ø2010-2012年加仓并抱团消费“第一次消费抱团”Ø2013-2015年加仓并抱团信息科技“移动互联网浪潮”Ø2016至今持续加仓并抱团消费“第二次消费抱团”图1:主动偏股公募基金对大类板块配置的比例60%50%金融的黄金时代第一次消移动互联第二次消费抱团网泡沫费抱团2007Q12007Q32008Q12008Q32009Q12009Q32010Q12010Q32011Q12011Q32012Q12012Q32013Q12013Q32014Q12014Q32015Q12015Q32016Q12016Q3

5、2017Q12017Q32018Q12018Q32019Q1资料来源:Wind、2、“抱团”现象的出现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在A股市场上,基本有两大类投资者,一类是以个人投资者的散户群体,做出买入卖出的决策理由五花八门;另一类是以公募、保险、私募机构为主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投资者有着相似的投资决策框架和相似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n定期考核机制国内的产品管理人都有定期的考核机制,无论是绝对收益(和一个固定的业绩基准比较)或者是相对收益(对市场指数进行比较)。而且,国内产品管理人面临的投资环境比巴菲特困难太多——最短的三个月,最长三年就必须交出一份答卷。这种定期考

6、核机制,是我们分析抱团机制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那么如果一个行业表现持续好,你没有买入这个行业,在定期的考核的时候,就会遭遇灵魂之问——“你为什么没有”“你为什么没重仓”,到最后,表现最好的那个行业被持仓越来越重,直到有外部因素让部分投资者坚决的放弃这个行业。n真·价值投资巴菲特被封为“价值投资”的典范,但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与本文所指的价值投资大相径庭,巴菲特由于其公司无短期业绩考核,极低的融资成本,所以可以长期持有高ROE高分红的股票,本质上更类似套利。不过很遗憾的是,这种“价值投资”对于国内机构投资者只是理论是上的存在。为什么要加一个“真”,因为国内机构投资者整体是最看重业绩的

7、,对业绩和价值的看重可能要远超巴菲特。通常要算清楚每一个季度的业绩,一个上市公司一个季度业绩稍微低预期,都要考虑减持。因为就算你相信这只是短期的,但是你仍然要担心别的投资者会无情的抛弃,导致股价出现明显的回调,为本季度的考核蒙上阴影。在这样的决策框架下,就哪怕没有定期考核,机构投资者也会要选择业绩持续性最好的板块。因此,在真·价值投资的思路下,业绩持续表现优秀的板块必然会被集中持有。n排名机制不管你是公募还是私募还是保险,不管你是相对还是绝对,只要你有公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