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老师-实测地层剖面

柴老师-实测地层剖面

ID:39741211

大小:3.36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7-10

柴老师-实测地层剖面_第1页
柴老师-实测地层剖面_第2页
柴老师-实测地层剖面_第3页
柴老师-实测地层剖面_第4页
柴老师-实测地层剖面_第5页
资源描述:

《柴老师-实测地层剖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测地层剖面主讲:柴老师主要内容一、概述二、实测剖面位置的选择三、实测剖面的方法与要求四、实测剖面资料的室内整理一、概述实测地层剖面是指在选择好的剖面线上对地层进行划分、测量与研究。它是研究地层与沉积岩最常用、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一般应在区测填图之前完成。实测地层剖面的主要工作包括:1.野外工作①选择剖面位置;②划分地层;③测量、观察、描述地层、采集样品。2.室内工作①计算野外测量数据;②绘制实测地层综合成果图(剖面图和柱状图);③编写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④鉴定岩矿与化石标本;⑤测定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成分。1:5万区测要求提交(存档)的

2、实测地层剖面资料包括:①实测地层剖面野外记录本;②实测地层剖面数据表(记录表与计算表);③实测地层综合成果图(剖面图和柱状图);④实测剖面说明书;实测剖面的比例尺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5000,通常为1:100~1:5000。比例尺的选择以能充分反映测区内最小岩石地层单位为原则。例如:测区内最小岩石地层单位的厚度为1m,要想在剖面图上反映出来最小要画1mm,那么1mm代表1m,比例尺则应为1:1000。二、实测剖面位置的选择实测剖面位置选择的准备工作①对全区进行路线地质踏勘;②查阅测区内及其邻区前人已取得的实测剖面资料和地层研究资料。只有初

3、步了解了测区内的地层、构造的概况及地形、交通条件之后,才能选择出较为理想的剖面位置。实测剖面位置选择的原则①地层出露良好,接触关系清晰。沟谷、山脊、采石场、山间公路旁大多是地层出露良好的地段,应充分利用。②地层层序完整,剖面线上应尽量无地层缺失。③构造简单,剖面应尽量避开褶皱与断裂。④地层厚度及岩性组合应具有代表性。⑤通行条件良好。⑥化石较丰富。⑦剖面线的方向尽量垂直于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一般情况两者之间的夹角应大于60°。三、实测剖面的方法和要求实测地层剖面分组进行,一个小组一般4~6人。有些实测剖面工作需要小组成员共同承担,有些

4、则必须分工进行。(一)  小组成员共同承担的任务1.确定剖面起、止点确定剖面起、止点通常采用三点交汇法并根据地形、地物加以校正,目前多采用先进的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确定剖面起、止点的原则:剖面起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下伏层位中,终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上覆层位中。例如:所要实测的地层是石炭系(C),起点要放在泥盆系(D)的顶部,终点要放在二叠系(P)的底部,如下图所示。2.划分地层,将分层界线和分层号标在剖面线上地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层的岩性特征,岩层剖面上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成分或岩石组合规律等等方面的差异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志。实测

5、剖面所划分出的层,可以是单一岩性层,也可以是有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岩性层。所划分出的每一层与上、下相邻层的宏观岩性特征应有较明显的差异,易于识别。复合岩性层的组合规律主要有①夹层型(以一种岩性为主夹有其它岩性);②互层型(由两种岩性交互产出);③韵律型(三种或三种以上岩性顺序排列、重复出现)。地层划分的精度地层划分的精度(即:分层厚度)与所选定的比例尺有关,两者的关系如下:实测剖面分层精度与比例尺的关系比例尺最小分层厚度(m)最大分层厚度(m)允许浮土掩盖宽度(m)1:1000.110.51:2000.2211:5000.552.51:1

6、00011051:2000220101:500055025注:最小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mm所代表的地层厚度最大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cm所代表的地层厚度分层厚度的下限通常为自然岩层厚度,不可将自然岩层再加以划分。地层划分时应重视的问题地层划分时应重视有意义的特殊岩层,例如底砾岩层、古土壤层、含矿层、化石富集层、岩性独特的标志层等等,对于这些岩层,即使厚度不大也应单独分层,在剖面图和柱状图上予以夸大表示(可夸大到1mm)。3.寻找化石应逐层依次寻找化石,将找到的化石顺序编号,并在化石发现地点用油漆做上标记。

7、(二)  实测地层剖面的具体分工实测地层剖面人员分工人员主要任务4人组5人组6人组前、后测手测量导线与地层2人2人2人表格记录员填写表格1人1人1人记录本记录员描述地层1人1人绘图员绘制剖面草图、读皮尺、在地形图上标绘剖面内容1人标本采集员采集标本、量产状、读皮尺1人1人1人根据小组成员的多少可作如下分工(见下表):1.前、后测手的任务①在已经确定的剖面线上,选择导线点,并做上标记(标注导线点号)。导线点的选择原则是:导线点应选择在地形明显起伏或剖面方向转折处以及剖面的起点和终点。导线点号的编码,由剖面起点至终点依次为0、1、2、3、……

8、。②丈量导线距(斜坡距)③测量导线方向:导线方向指的是导线起点至导线终点的方向。前、后测手共同测量,两者测量结果若相差太大,应重测;若相差不大,则取两者的平均值。前、后测手的任务④测量坡角: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