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四大名著

文学常识-四大名著

ID:39741478

大小:5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0

文学常识-四大名著_第1页
文学常识-四大名著_第2页
文学常识-四大名著_第3页
文学常识-四大名著_第4页
文学常识-四大名著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四大名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升初拉分点大突破之文学常识(五)——四大名著(上)教主传功——《三国演义》1.《三国演义》总体介绍⑴文体:长篇章回体小说,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⑵作者概况:____________,名本,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⑶主要内容:以______、_____、_____三国的兴衰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⑷主题

2、思想: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罪行,寄托了人们渴求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愿望,表现了重义守信、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⑸人物性格: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____________”成为奸臣的代名词。②诸葛亮:8忠臣和智慧的化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____________而死。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

3、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

4、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____________”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⑧鲁肃: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

5、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⑹精彩章节: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过五关斩六将,兵败走麦城,空城计,白帝城托孤。2.《三国演义》知识积累⑴《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_______8,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⑵《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____________,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

7、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⑸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歇后语。①诸葛亮借东风——②刘备借荆州——③徐庶进曹营——④周瑜打黄盖——⑤三个臭皮匠——⑺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8)《三国演义》与“三”结缘①桃园三结义②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故事背景为袁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猛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

8、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③三让徐州: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④三顾茅庐: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8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