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

ID:39743186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0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荟萃-你记得多少?一、文史典籍:“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

2、顼(zhuānxū)、帝喾(kù)、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五岳”:东岳泰山(今山东省),西岳华山(今陕西省),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被誉为“塞外第一山”。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中岳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

3、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例如: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海:指天下、全国。“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例:汉贾谊《过秦论》:1、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

4、而驭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豕)、狗(犬)、鸡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8.岁寒三友:松、竹、梅国画四君子:梅、兰、竹、

5、菊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乡试第一名)、会元(会试第一名)、状元(殿试第一名)。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曹雪芹前八十回,高鹗后四十回)。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15.童生试:也叫“童试

6、”。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

7、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

8、、二、三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