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真论》看《内经》的养生观

《上古天真论》看《内经》的养生观

ID:39760511

大小:441.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上古天真论》看《内经》的养生观_第1页
《上古天真论》看《内经》的养生观_第2页
《上古天真论》看《内经》的养生观_第3页
《上古天真论》看《内经》的养生观_第4页
《上古天真论》看《内经》的养生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古天真论》看《内经》的养生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从《上古天真论》看《内经》的养生观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体检中心陈瑞芳刘树林【摘要】本文从《上古天真论》谈中医的养生观,文中详细论述了中国传统的养生方法,解释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的中医养生理论,进一步擅明了中医“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保健【关键词】古人,养生观,中医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其中“生”意为生命、生生不息之意,即通过各种手段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使生命生生不息的意思。一般来说其意义在于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正气,从而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2、,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调摄保养,使自身体内阴阳平衡,身心处于一个最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平时在饮食、起居、情志、休养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摄。《内经》认为人的寿命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后天修养是大关键。而《素问·上古天真论》则是古人对养生法则的总结。从《上古天真论》开篇黄帝与歧伯的问答中便可见养生却病、益寿延年的法门。即黄帝曰:“上古之人,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是时异也,人将失之也?”从黄帝的问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首先,上古人与今时人寿数有差异;其次,上古人与今时人体力不同;另外,提出问题,

3、即这种差异究竟是与世代的变迁有关,还是与人们自身的将养失常有关呢。岐伯直接把上古人与今时人在“养生”方面的差异摆出来,使两者之间出现寿数、体力差异的原因一目了然。他说:“上古人之,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今时之人不然也,……”。可见养生的正确法门在于“法阴阳,合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几千年来,古人各种养生方法,均不出此法则。其内经在其余的篇章也分散详细的论述了相关的养生方法。下面我们就从这几方面,来谈谈内经中的养生观。1.法于阴阳。歧伯在讲述上古之人的养生之道时,首

4、先便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6。一般来说,这应该是养生之道的一个总则,即人们在养生时需符合阴阳变化、交感之道。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起居饮食等要符合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如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的阴阳往复,即春季阳气始生,夏季阳气旺盛,秋季阳气始收,冬季阳气闭藏。因为“人以天地之气生,禀四时之法成”,故人们的生活起居在四季变换中也应该因循四季阴阳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比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

5、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可见春季

6、养生、夏季养长、秋季养收、冬季养藏是保养生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法则。上面只是论述了人们的起居、情志等顺应四时阴阳变化在养生中的重要性。其实这种阴阳往复的变化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处、每一时,比如一天之中亦有四季,太阳初升至万人皆卧亦是阴阳交替变化的结果,同样人们在调摄的时候也要注意,比如子时前必须入睡,这样才符合自然界阴阳更迭交互之理。现代研究也认为,人的造血功能在夜间入睡时最旺盛,若是这个时候没有入睡,则会影响到造血功能。再如饮食方面,也应该注意阴阳盛衰的不同时寒热温凉的差异。如古人云“夏无食热,冬无食冷以避寒暑”。可以说人的一生中,无时无刻

7、不与阴阳相关,只有顺应阴阳的变化,才是知道者,才能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可见养生取法于阴阳之重要性。1.和于术数。“术数”,汉·刘歆《七略·术数略》中,术数共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王冰认为,“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者必先之。”张志聪:“术数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马莳:“6术数所该甚广,如呼吸,按跷,及《四气调神论》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阴阳应象大论》七损八益,《灵枢·本神》长生久视,本篇下文饮食起居之类也。”从历史年代来看,刘歆离《内经》成书年代最近,其论述也最为可信,从其七略

8、中对术数的解释可见,术数乃是与当时的天文、历法、卜蓍等有关,而这些均与五行生克关系密切,故内经中“和于术数”当是指和于五行生克之理。进而言之,便是和于自然界万物潜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