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电图未完待续

正常心电图未完待续

ID:39766884

大小:1.61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7-11

正常心电图未完待续_第1页
正常心电图未完待续_第2页
正常心电图未完待续_第3页
正常心电图未完待续_第4页
正常心电图未完待续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常心电图未完待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目的要求重点1.掌握心电图各波段意义、命名和测量方法,记住正常值;2.掌握心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3.掌握心电图报告的书写方法;4.熟悉心电图描记方法(心电图机使用)。目的要求难点1.正常窦性心律特点;2.心电轴的判断方法;3.钟向转位的判断方法。心电图理论复习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电图导联体系心电图各波段命名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电图的阅读方法和报告格式讲解内容心脏电活动转化为心电向量第一次投影:心电向量环在立体平面上的投影第二次投影:向量环在肢导联轴上投影向量环在

2、胸导联轴上投影额面横面心电向量转化为心电图QRS向量环-额面(逆时针方向)1、室间隔除极2、左右心室同时除极3、左室大部分除极4、左室底部除极心室除极过程模式图-向量环产生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的关系I导联DD’额面环体可呈逆时针亦可呈顺时针,关键决定于心脏的位置。左图两轴相交的为O点,X轴正向端为I导联正电端,当室间隔除极时(以顺时针为例),向量首先落在第二象限,故在I导联投影为负向波(Q波),到A点时,向I导联投影最大,故出现右图中QRS波的Q波最深处,随着向量环移动,A点以后,向量环向I导联的投影逐渐减小,故右图

3、中到达QRS波最深处后开始向正向移动,逐渐到等电位线(D点投影),此后向量环将向I导联正向端投影(向量环顺时针),故产生了QRS波的正向波,到B点时将投影到QRS波顶点,以此类推,II、III导联均是如此。心电向量环与心电图的关系额面横面探查电极与心肌除极方向夹角越大,心电位在导联上投影越小心电图理论复习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电图导联体系心电图各波段命名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电图的阅读方法和报告格式讲解内容导联体系标准12导联系统双极肢体导联IIIIII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单极胸前导联V1V2V3V4V5V

4、6心电图导线连接红线---右上肢黄线---左上肢绿线---左下肢黑线---右下肢(地线)白线带吸球---胸前区肢体导联系统—反映额状面情况ⅡⅢ左右ⅠaVF下aVRaVL上胸前导联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V6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V5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V4V2与V4的中点V3胸骨左缘4肋间隙V2胸骨右缘4肋间隙V1位置导联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心电图理论复习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电图导联体系心电图各波段命名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电图的阅读方法和报告格式讲解内容心电图各波段形成、命名、测量心房除极心室除极心室慢、快复极

5、心房除极到心室心室除极和复极开始除极QRS波群的命名原则R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Q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S波: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S’波:R’波之后的负向波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振幅小可称为q、r、s、r’、s’QSQSQRQrQrsQRsqrSQrSqRSRRRSRsrSrsr‘P波的常见形态T波形态心电图理论复习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电图导联体系心电图各波段命名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电图的阅读方法和报告格式讲解内容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走纸速度:25mm/s时标电压:

6、1mV=10mm心率测定心率=60R-R或P-P(S)连续10秒(50大格)P或R数目×6(房颤)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参考水平线:P波起始前(P波);QRS起始部(QRS、J点、ST、T、U波)如果QRS波起始部为一斜段,应以QRS波起点作为参考点(上上下下)各波段时间的测量自波形起点的内侧缘至波形终点的内侧缘S-T段移位的测量取T-P段为对照基线,QRS波起点为对照点ST段斜型移位时,取J点后0.08S为测量点J点S-T段移位的测量平均心电轴(心脏除极全部瞬间向量综合即平均QRS向量)检测方法及意义:1.目测法:尖并

7、尖电轴不偏口对口电轴左偏尖对尖电轴右偏2.作图法3.查表法心脏循长轴转位心尖至心底观察顺时针:V3V4→V5V6(右室大/垂位心)逆时针:V3V4→V1V2(左室大/横位心)注意:只提示心电位变化,并不都是心脏在解剖上转位。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正特点波名常值形态方向时间(s)振幅(mV)P波圆钝、轻度切迹Ⅰ.Ⅱ.aVF.V4-6↑aVR↓<0.12肢导<0.25胸导<0.2PR间期0.12-0.20J点ST段等电位线轻微上下移↓≤0.05↑≤0.1(V1-2≤0.3V3≤0.5)T波多与QRS主波相同;Ⅰ.Ⅱ

8、.V4-6↑aVR↓;若V1↑,V2-6↑Ⅰ.Ⅱ.aVR.V4-6≥同导R/10QT间期0.32-0.44U波T波后0.02-0.04s与T波相同QRS波群V1V2V3V4V5V6aVRaVLaVFⅠⅡⅢ时间(s)0.06-0.10,<0.12波形方向胸导联: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R/S<1R/S=1R/S>1↓↑↑多变振幅(mV)R≤1.0R≤2.5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