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三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三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ID:39773960

大小:15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11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三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三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三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三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三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9年高三高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语文(一)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3.答题卡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

2、文字,完成各题。从技术本质来说,人工智能也无非人类的一种技术发明与创新。技术哲学认为,任何技术都是让人类逐渐从劳动的辛苦中摆脱出来。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与过去的各种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人们对过去的各种技术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为什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却大惊失色。在工具技术时代,各种工具取代人类作为工具性的肢体。此时的工具性技术就已经比人类强大。在机器技术时代,各类机器不但代替了人类的工具功能,而且其强劲的动力战胜了人类的有限气力。例如一台蒸汽机或内燃机的动力不知要超过多少人力。因此,从替代或超越人类来说,从人类发明各种技术开始,多种多样的技术就从不同方面超越人类或取代人类。智能

3、机器则因为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而逐渐取代人类的脑力劳动,这样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合二为一,人类的劳动功能被彻底取代,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再也难以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因此人类不得不惊呼“狼来了”。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因劳动或工作被新技术取代而失业,不得不面临转型。转型的方向总是从技术含量低的“低海拔”地区转向技术含量高的“高海拔”地区。而人工智能的发展让凭智力吃饭的人们也逐渐丢失饭碗,这让人类不得不担忧自己的未来。在目前依然是按劳分配的社会财富分配体制下,失去了劳动机会也就失去了对社会贡献的机会以及分配财富的机会,因此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潮逐渐逼近之际表现出“狼来了”的担忧就显

4、得十分合情合理。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必然会给大部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让人们感觉无所适从、无处可逃,因此人们普遍表现出惧怕、担忧的情绪,甚至想方设法阻挡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因为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转型的痛苦,他们甚至会彻底丢失工作的机会。但是,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却是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在人类从以在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后,也需要实现脑力劳动智能化和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让人类全面解放的长期梦想有可能得到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将工具、动力和智力三位一体,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动控制,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人类不知疲倦地生产

5、出巨大的财富。人类从此可以摆脱劳动对人类的长期异化,获得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过的人类全面解放。不被劳动束缚的人类终于可腾出时间和精力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可以充分享受不受劳动束缚之后的闲暇,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需要从事繁重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人们,可以尽情地从事自己想做而没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摘编自《理论探索》第2018.5期黄欣荣《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工具性技术、机器技术还是智能技术,都是人类为摆脱劳动的辛苦而创造的。B.智能机器集劳动工具和

6、劳动者为一身,取代人类的劳动功能,让人类再无存在感。C.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实现脑力劳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要,可能让人类全面解放。D.劳动是人类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重要活动,其实也限制着人们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了简短的举例论证,论证了机器替代了人类的工具功能,其强劲的动力远胜人类的气力。B.文章从短期和长期效应两方面人手,论证了人工智能起初会对人类造成恐慌但最终可能会让人真正自由。C.文章通过人们对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的态度的对比,论证了人类还完全没有做好应对人工智能的准备。D.文章先谈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惧,接着分析人工智能的性质,最后展望

7、智能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论证结构合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在人类逐渐从劳动的辛苦中摆脱出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同。B.目前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感到恐慌是因为他们得以从社会分配财富劳动将会被取代。C.在人类历史上,技术的每一次革命,都是为了让一部分人向高技术含量的工作转型。D.人工智能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动控制,其实也加大了对人类进行伤害的风险。【答案】1.B2.C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