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与折叠(1)

展开与折叠(1)

ID:39792010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1

展开与折叠(1)_第1页
展开与折叠(1)_第2页
展开与折叠(1)_第3页
展开与折叠(1)_第4页
资源描述:

《展开与折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展开与折叠(1)姓名:赵国胜工作单位:金溪二中学科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北师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2节《展开与折叠》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讲述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形与如何折叠一个几何体;使学生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一个正方体有十一种展形图,学生学习和了解各种展开图的特征,并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空间几何创造条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充分的实践和flash课件展示,使学生了解一个正方体的 表面沿

2、某些棱剪开能得到的11种平面展开图; 能根据展开图的特征,判断正方体展开后各个面所在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目标:  实施“心宇”课堂教学, 通过预设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与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本节知识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和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还需要知识的支持。四

3、、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我采用“心宇”课堂,采用创设学习情境和创设知识形成过程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拉近科学与现实的距离,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积极性。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正方体的11种侧面展开图,并会判断能折叠 正方体的平面图形。难点:通过展开与折叠,感受立体图形侧面与平面图形的各面之间的关系。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你能把下面两个图形分别折成一个立方体吗?让学生按左边的图形亲手折一折通过折叠激发学

4、生的学习兴趣,并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1)你能得到哪些形状的平面图形?与同伴交流。①中间四连方有6种,你能画出其余5个吗?②中间三连方有3种,你能画出其余2种吗?③中间二连方,两侧各2个有1种。④两排各3个,只有1种.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硬纸片做成小正方体,让学按要求剪开正方体的棱通过各小组的活动,得到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图,此时再播放课件,归纳出各种展开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动脑思考,仔细观察这十一种展开图的特点,能够快记忆正方体的展开图。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气氛热烈

5、,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第三环节:展示提升:1.如果把如图展开图折叠起来,会得到下列立方体中的(  )BADC2.正方体每一面的颜色不同,对应的数字也不同,将四个这样的正方体按图拼成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那么长方体的下底面数字和为多少?课前准备实验材料,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在学生掌握正方体十一中展开图的基础上,应用正方体展开图特点,能够快速识别正方体的展开图。颜色红黄蓝白紫绿对应数字123456第四环节:巩固基础,达标检测:1.下列四个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CBAD2.如图是立方体纸盒的一种展开图,去掉其

6、中一个正方形后,可以将剩余图形折成一个无盖的立方体盒子,可以去掉的这个正方形的编号是_________(至少填两个).3.如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且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为5,求x+y+z的值. 把这些题印在小纸条上,方便学生做。及时反馈。使学生进一步通过想象正方体特点,找出相邻两个面的特点。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获得知识上,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交流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我采用实践探究教学法,由教师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

7、习的积极性,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等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听有所思,学有所获。八、板书设计课题:展开与折叠(1)学生展示板块1.你能把下面两个图形分别折成一个立方体吗?2.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11种展形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