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ID:39799853

大小:39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1页
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2页
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3页
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4页
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二专题一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选择题1.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2.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

2、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3.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A.政治非常开明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C.制瓷技术精湛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4.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

3、我们可以推测出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5.以下图片中,带有异国风情、主要成熟于清朝的瓷器品种是()6.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州白瓷工艺高超C.(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大D.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是分封的主体7.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

4、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A.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B.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C.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D.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己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8.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9.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

5、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10.2010年5月11日是玛提欧·利奇(中文名为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0周年纪念日。他曾在中国居住28年,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下列情景玛提欧·利奇最有可能经历的是()A.三省长官与他商议国事B.阅读活字印刷的《红楼梦》C.看到有人在住宅区卖青花瓷器D.出海航行持有海外渡航证明书11.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

6、三个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2.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B.棉纺织业兴起,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C.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1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A.丝B.棉C.毛D.麻14.

7、嘉峪关汉墓中画像砖上有童子驱鸟护桑图、采桑图;墓后室画像砖上有蚕茧、丝束、绢帛。还有像缫丝的工具,墓中还发现丝织物。这些信息主要说明()A.甘肃西部已从游牧转向农耕文明B.画像砖主要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C.丝绸之路是一条流动的文化运河D.汉代甘肃西部出现蚕桑与丝织业1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16.下列产品突出体现了“工官”制度的是A.汉代的盐铁B.唐代曲辕犁C.宋代

8、指南针D.明代的丝绸17.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